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
皇帝①;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②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闻而是之,设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爆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苹③且有日,吁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租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库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札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④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皇帝:指宋仁宗赵祯。②范阳:士都名。祖君无择:字择之,进士,历官直集贤院。③舍苹:释苹。古时入学,学生用苹蘩等来祭祀孔子的典礼仪式。④徼:通“邀”,求取。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 知:了解
B.通判颍川陈君,闻而是之 是:认为对
C.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 相:察看
D.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孔:很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赞赏祖无择兴办州学其人其事的一组是
①皇帝二十有二年,制诏州县立学
②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
③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
④乃营治之东
⑤吁江李觏谂于众曰
⑥尔袁得贤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简略概述了兴办州学的历史背景,为次段褒扬祖无择一改袁州“亡诵弦声”作了好的铺垫。
B.次段写祖无择办学的经过。突出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与首段写的“假官借师,苟具文书”之徒形成鲜明的对比。
C.本__调了教育“结人心”治天下的巨大政治作用,贯穿全文的中心意思是如何理解朝廷提倡办学的旨意。
D.本文语言播曳多姿,豪放与婉约风格兼备,读后让人感动,该文不愧为宋代散文的经典之一。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2)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3)若其弄笔墨以徽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12:51:06
免费下载:《2011年湖北省仿真试题一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州州学记
宋・李觏
皇帝①;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择②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闻而是之,设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爆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苹③且有日,吁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租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库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札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惟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④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皇帝:指宋仁宗赵祯。②范阳:士都名。祖君无择:字择之,进士,历官直集贤院。③舍苹:释苹。古时入学,学生用苹蘩等来祭祀孔子的典礼仪式。④徼:通“邀”,求取。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阳祖君无择知袁州 知:了解
B.通判颍川陈君,闻而是之 是:认为对
C.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 相:察看
D.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 孔:很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是赞赏祖无择兴办州学其人其事的一组是
①皇帝二十有二年,制诏州县立学
②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
③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
④乃营治之东
⑤吁江李觏谂于众曰
⑥尔袁得贤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简略概述了兴办州学的历史背景,为次段褒扬祖无择一改袁州“亡诵弦声”作了好的铺垫。
B.次段写祖无择办学的经过。突出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与首段写的“假官借师,苟具文书”之徒形成鲜明的对比。
C.本__调了教育“结人心”治天下的巨大政治作用,贯穿全文的中心意思是如何理解朝廷提倡办学的旨意。
D.本文语言播曳多姿,豪放与婉约风格兼备,读后让人感动,该文不愧为宋代散文的经典之一。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2)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3)若其弄笔墨以徽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本题关键词:汉文帝灞陵,记叙文,兰州,广州,徽州,杭州,福州,苏州,贵州,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