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美科学家合成染色体,人造生命即将诞生
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汶特近日表示,他目前已经在实验室成功地制造出一个合成的人造染色体,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的首个人造生命形态即将正式诞生。这表明人类目前不仅可以“读懂”自己的基因组,而且还可以成功地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复制。
克雷格・汶特说,整个研究小组共由20名基因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组成,新合成的人造染色体由381个基因片断和58万对基因密码组成,实验观测表明,新的人造染色体已经具备了自我复制的能力,这标志着实验已经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漫长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首先得到一种细菌细胞的染色体组,将其植入到一种近亲细菌中,随后被植入的染色体组开始复制生长,最终长成一个新的细菌。执行首次“染色体移植”项目的科学小组成员成功地制造出一个人造的染色体组,并仍在进行类似的试验,以便实现科研史上零的突破。与此同时,科学家还希望能制造出新的细菌种类,充当绿色能源以替代石油和煤,并能分解有毒废物,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大气中其他温室气体。
美国科学家表示,人造生命与克隆存在着质的区别,克隆是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而人造生命则是利用合成染色体作为基本要素创造新生命。克雷格・汶特说:“我们所说的是一项能从本质上改变我们世界的技术。制造人造生命还有许多关键要素,如细胞膜,它将允许人造生命细胞筛选出对生命成长有用的分子,为细胞分裂提供营养。此外还需要一个基因体系,以控制细胞的功能,使细胞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而繁殖或变异。最后,人造生命还需要一个新陈代谢系统,以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并将营养转化为能量。人造生命将会在未来解决一系列目前人类难以克服的问题,其中包括抵御疾病、吸收温室气体以及处理垃圾等。”
人造生命的研究引发了许多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论,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在试图缩短几百万年来的进化历程,创立自己的生物起源版本。有科学家提出,因为目前没有生物合成的相关监管规定,将来生物__主义分子很可能利用这一技术制造致命病毒或生化武器,而实验室中的人造细菌是否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更大的风险也让人忧心忡忡。对此,支持生物合成的科学家表示,生命并不是魔法,怀有zōng jiāo 情结的老一代生物学家已跟不上科学的发展。
5. 下面关于文中“合成的人造染色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个“合成的人造染色体”来自于一种细菌。
B. “合成的人造染色体”由基因片断和基因密码组成。
C. 这个“合成的人造染色体”是通过“染色体移植”制造出来的。
D. “合成的人造染色体”已经具备了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的能力。
6.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汶特已在实验室成功地制造出一个合成的人造染色体,这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的首个人造生命形态正式诞生。
B. 从“合成染色体”到制造人造生命还需要为细胞分裂提供营养的物质、控制细胞功能的基因体系和新陈代谢系统。
C. 很多科学家认为,人造生命在未来能解决一系列目前人类难以克服的问题,其中包括抵御疾病、吸收温室气体以及处理垃圾等。
D. 有科学家认为,人造生命的研究可能会被生物__主义分子利用,实验室中的人造细菌必然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更大的风险。
7.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合成人造染色体的制造成功,使通过人工手段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复制成为可能。
B. 如果能制造出科学家希望中的新的细菌种类,那么石油和煤在生活中将会被替代。
C. 尽管人造生命与克隆存在质的区别,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制造出新的生命。
D. 人造生命的研究尽管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要付诸现实,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5. D〖 “利用现有遗传信息‘复制’生命”是克隆的基本特征,不同于合成染色体的“自我复制”〗
6. B〖A项删减了词语“即将”,混淆了已然和未然;C项张冠李戴,这是克雷格・汶特的说法;D
项用“必然”偷换原文的“是否”,混淆了肯否。〗
7. B〖B项夸大其辞。“新的细菌种类”可能替代的只是石油和煤作为能源的用途,石油和煤其它方面的用途它并不能替代。A项见“这表明人类目前不仅可以“读懂”自己的基因组,而且还可以成功地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复制”。C项由第三段开头的表述可以推知。D项从文中仍在继续试验和目前科学家关于这项研究的伦理和应用方面的争议看,结论正确。〗
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经常读书用脑的人,他的脑力衰退比一般人要慢得多,所以古人说:“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B:2009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将于5月1日至3日在昆明举行,本届旅游节将以《相约狂欢昆明,体验七彩云南》为主题,除了保留一些传统项目外,还新增了一些特色活动。 C:“这个暑假你到底准备去哪里,小芳?”老彭急切地问道,“是去大理,还是丽江?” D:文征明(1470~1559),字征仲、号衡山,长洲人(今江苏省苏州),著有《莆田集》。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通运输部在对革命老区农村公路建设已给予支持的基础上,将加大对中西部“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对这些地区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 B:理科综合、文科综合的考试形式,对许多习惯了单科考试的高三学生,最初的确会感到不适应。 C: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许多网友认为,标榜“大众”和“草根”的山寨文化之所以能大行其道的原因,是由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普通人的文化需求、适应了大众文化的消费需求所致。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局域网 惹事生非 回馈社会 深深震撼 B:天燃气 尘埃落定 价格飙升 坚决取缔 C:暴冷门 蹿红歌坛 名燥一时 成就绯然 D:挖墙角 尾大不吊 额手称庆 兵荒马乱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__在《走吧》一诗中以富于个性色彩的歌声,吟唱着自我:
走吧/落叶吹进山谷/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冰上的月光/已从河床上溢出
走吧/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我们没有丧失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路啊路/飘满红罂粟
诗人朝着“生命的湖”一路走去,一路是“落叶”的萧条、“没有归宿”的迷茫、清冷的“月光”、充满__的“红罂粟”……我们每一个人,也许都在同样的一条路上。
请以“在路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200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2008年9月28日,祭孔子大典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行,同时公布了“国人不可不知的5句《论语》经典”征集活动的结果。下面的5句是从20条里选出的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经典名句。请结合现实,选择其中的一句写出你的理解和感受。(6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德不孤,必有邻;
(5)礼之用,和为贵。
答:
答案提示:(1)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也是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吗?
(2)普天下的人都和睦相处,那是多么和谐的景象啊;
(3)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都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4)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相处;
(5)札德应用,以和为贵。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谈自己的感受。
2007年8月24日腾讯网投放了一则广告,引起轩然大波,讨论源于森马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无数网民强烈批评这则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的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
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用一句话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含义。(每句不得超过30字)(5分)
(1)森马集团:
(2)网民:
(1)凸显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分)。
(2)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安魂之境
人们常说坐化是生命的奇迹,高僧打坐,人随魂去,生命静静地转换,一如睡莲悄然开放。在这转换的时刻,与其说生命终止了,不如说死亡消失了。死亡变成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向永恒的天空缓缓飞去……据说,《水浒》故事中的鲁智深就是这样坐化的。我相信这样的传说,因为在《水浒》好汉中,唯有鲁智深是最具佛性的。鲁智深是个快乐的胖大和尚,说他快乐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私仇,从来不报仇雪恨,既不为兄杀嫂,也不大义灭亲。鲁智深仿佛是个专门来到人间为受苦受难的人们打抱不平的pú sà 似的,他快快乐乐地普度众生,既救度落难者,又超度施恶者,他一生作为,不掺带丝毫个人恩怨。鲁智深是所有梁山好汉中唯一的一个pú sà ,这样的pú sà 当然以坐化写完人生的最后一笔,所谓圆寂,指的也许就是这样的圆满和寂静。
于是我想起嵇康,想起嵇康和他的《广陵散》。千百年来,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描绘着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一遍又一遍地为嵇康扼腕,为嵇康喝叹,以示感慨之意,以抒悲悼之情。但人们从来没有品味过嵇康在人生终了时显示出来的生命境界,从来不曾体悟过那曲《广陵散》作为绝响究竞绝在哪里响在何方。嵇康临刑之前,既不大碗喝酒,也不大块吃肉,而是悠悠地弹奏了他那曲《广陵散》。
刑场上响起了婉转的琴声,狰狞的死亡由此被击碎,如同一片碎纸纷纷扬扬。我是说,嵇康弹奏《广陵散》,弹着弹着,悄悄地随着琴声走掉了。在刽子手杀死他之前,嵇康随着《广陵散》飞逝了。正因为这样的飞逝,《广陵散》才成了绝响。作为一曲绝响,《广陵散》绝在生命随琴声而去,从而让生命的旋律回响在纯净的天空。印度的一位禅师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的一刹那变成了基督,从而使葡萄变成了美酒。葡萄是鲜活的,但又是暂时的,美酒是酿成的,因而是永恒的。当生命修炼到一个点上时,葡萄就酿成了美酒,暂时的变成了永恒的。
当嵇康对着夕阳弹奏起他的《广陵散》时,嵇康就变成了《广陵散》,一如葡萄变成美酒,耶稣变成基督。所以正如鲁智深是个快乐的pú sà 一样,嵇康也是快乐的,他是一位快乐的名士。魏晋的名士风度在嵇康变成《广陵散》的时刻站到了生命的极致。相形之下,阮籍是怯懦的,阮籍是自欺欺人的。阮籍喝酒佯醉,与其说骗了别人,不如说骗了自己。葡萄在阮籍那里始终没有变成酒。阮籍只是喝酒,但他自己却变不了酒。阮籍的生命没有像嵇康那样转向一种辉煌而宁静的极致境界而进入永恒。我为阮籍扼腕,一如我为嵇康庆幸。阮籍的聪明使他的生命停留在了头脑的灵活上,从而无以深入生命的内心世界。同样身为竹林七贤,生命在阮籍那里由于聪明而萎缩,生命在嵇康那里因绝响而开花。生命从阮籍的醉酒向前跃进一步是《广陵散》,生命从嵇康的《广陵散》向后倒退一步则是阮籍的醉酒。醉酒是__,《广陵散》是入境,一个向下坠落,一个向上飞升。在阮籍醉啊醉啊醉倒在地上的时候,嵇康飞啊飞啊飞到了天上。一代风流就这样风云流散。
美丽的故事不仅古老,而且风尘遮蔽,正如西方人逐渐忘记了耶稣成为基督的生命意味,中国人始终不知道嵇康变成《广陵散》的动人故事。正是这样的遗忘,使关国人在编拍电
影《莫扎特》的时候曲解了莫扎特和他的《安魂曲》。那位美国导演既不知道莫扎特为何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也不知道《安魂曲》对莫扎特来说意味着什么。尽管这部影片荣获了世俗透顶的奥斯卡奖,因为这部影片误读了莫扎特最后有关《安魂曲》的写作。编导从商业文明的立场把莫扎特写作《安魂曲》的故事读解成巴尔扎克写作《人间喜剧》,使之在金钱的压力和魔鬼的__下辛苦劳作,力竭而死。在莫扎特和《安魂曲》面前,商业文明的愚昧一如东方__国家的庸俗。商业的头脑没法领略一个艺术天才的灵魂及其生命的开花。因为正如嵇康弹着《广陵散》走掉了一样,莫扎特写《安魂曲》写着写着写了进去,变成了《安魂曲》,或者说其生命凭借这《安魂曲》远去了。这与其说是一种奇迹,不如说这奇迹之所以是奇迹乃是因为后人在阅读这个故事时缺乏应有的内心准备。
14.作者认为在《水浒》好汉中,唯有鲁智深是最具佛性的。你怎样理解鲁智深“既救度落难者,又超度施恶者”?(4分)
答:
15.在作者看来,鲁智深的坐化、嵇康的临刑弹奏《广陵散》、耶稣的受刑、莫扎特的创作《安魂曲》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答:
16.作者为什么为阮籍扼腕,替嵇康庆幸?(6分)
答:
17.本文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莫扎特创作《安魂曲》与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的创作目的各是什么?(8分)
答:
14.没有私仇,帮助需要帮助的弱者(2分);拔刀相助,惩治恃强凌弱的歹人(2分)。
15.都是超凡脱俗的、纯粹生命意义的艺术提升(2分),是生命的升华而不是结束(2分)。
16.阮籍是小聪明,他本可以像嵇康一样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可他没有(3分)。嵇康是大智慧,他在生命最危险的时候艺术地提升了生命的价值(3分)。
17.在写作手法上,本文多次使用了对比,有段落之间的对比,如鲁智深、嵇康、莫扎特的对比(2分);有段落内部的对比,如嵇康与耶稣,嵇康与阮籍,嵇康与莫扎特,莫扎特与巴尔扎克等(2分)。莫扎特的创作是富有艺术灵魂的天才作曲家的生命的开花(2分),巴尔扎克的创作是为了商业的目的、经济利益的驱动(2分)。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细草微风岸, 。 , 。名岂文章著, 。飘飘何所似, (杜甫《旅夜书怀》)
(2)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楼一夜听春雨,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其志洁, ;其行廉, 。(司马迁《屈原列传》)
(1)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官应老病休 天地一沙鸥
(2)匹夫不可夺志也野渡无人舟自横 深巷明朝卖杏花 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②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① 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② 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1)两首诗都写到了哪两个意象,诗人借此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
(2)《塞上听吹笛》诗中的三四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试作赏析。(4分)
答:
(1)答:两首诗都写到了乐曲声和月色,都借此抒发戍边者思乡别离的情怀,不同之处是第二首“边愁听不尽“秋月照长城”还抒发了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写出两个意象2分,异同分析各1分。)
(2)答:①通感。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似乎看到梅花之落;②语意双关,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③虚实交错,诗人将“梅花落”拆用,构成 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四处飘散,一夜之中色和香洒满关山,写声成象,与雪净月明的实景和谐搭配。(只要分析出其中一点。写出表现手法2 分,赏析2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