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偃虹堤记
(宋) 欧阳修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__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①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杀:减少。本句意为:到最上边是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 发:打开
B.问其作而名者 名:命名、取名
C.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易:轻视
D.而功未及就 就:完成、到达
3.全都体现藤侯“虑熟谋审”(深思熟虑)的一项是(3分)
①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②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③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
④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⑤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⑥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4.翻译下列句子。(9分 每小题3分)
(1)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
译:
(2)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译:
(3)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
译: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12:36:30
免费下载:《2011年宁德一中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偃虹堤记
(宋) 欧阳修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__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①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略有删改)
注释:①杀:减少。本句意为:到最上边是底部厚度的三分之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发书按图 发:打开
B.问其作而名者 名:命名、取名
C.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易:轻视
D.而功未及就 就:完成、到达
3.全都体现藤侯“虑熟谋审”(深思熟虑)的一项是(3分)
①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②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③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
④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⑤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⑥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4.翻译下列句子。(9分 每小题3分)
(1)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
译:
(2)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译:
(3)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
译:
本题关键词:记叙文,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阅读训练,阅读中枢,地下文物,偃刀脉,阅读新知法,文件记录验收,施工记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