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并序)》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的社会图景,反应了古代农民的愿望与要求,是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精神结合的典范之作。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__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将有事于西畴 ――“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恨晨光之熹微 ――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 ②登东皋以舒啸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亦崎岖而经丘 ――“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默写名篇名句(10分)(每句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岩扉松径长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⑥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春光融融。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⑨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仙之人兮列如麻。
①心非木石岂无感②长使英雄泪满襟③铁马秋风大散关④惟有幽人自来去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⑥月涌大江流⑦歌台暖响⑧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⑨两处闲愁 ⑩虎鼓瑟兮鸾回车

8.A.(B、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子装 C、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向东 D、兴,使动用法,使……兴盛)
9.C.(被动句)
10.B.(没有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
11.(6分)(1)一个人在夜里呼喊,作乱的人就四方响应。(2) 人生的祸患常常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所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宠爱)伶人才这样吗?

5.C (①难道 ②只,仅 ③与④相同,你)
6.C(C、“莫能仰视”,写出左右对项羽的不忍心)
7.(6分)(1)江东虽然小,但土地方圆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2)上天要使我灭亡,我为什么还要渡乌江呢?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回答问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以下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旅夜书怀》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B:鲍照的《拟行路难》以 “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相信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 C: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即诗人都写到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分别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 D:孟浩然的《夜归鹿门山》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人们把乐府采集和演唱的民歌称为“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都是乐府诗。 B: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继承和发展了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谢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常建等。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澹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能够巧妙地捕捉自然景物中适于表现其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 C:《六国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写的一篇政论文。“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陆游等八个人。 D:词是在隋唐时期产生,流行于宋代诗坛的一种新诗体。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就是歌词的意思,是一种供宴会演奏的音乐。词有的乐调不同形式不一,一般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你是否同意孟夫子的看法?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