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夫人不能早自裁于绳墨之外,以稍凌迟(衰颓,指志气衰微) 大母过余(过问) B:感慨系之矣(随着,附着) 顷之,持一象笏至(音节助词) C:大类女郎也(很像) 《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D: 自令放为(句末语气词)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缠绕)

选出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全相同的一组(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请以剑舞 C:渔夫见而问之曰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D:顷之,持一象笏至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下列各句与“久之能以足音辨人”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妣抚之甚厚 B:儿之成,则可待乎 C:顷之,持一象笏至 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如因而厚遇之 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者出,未辞也 C: 顷之,持一象笏至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下列各句中的“之”与“顷之,持一象笏至”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他日,汝当用之 B:佯狂不知所之者 C:儿之成,则可待也 D:怅恨久之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D:顷之,持一象笏至              

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代词 代人、代物、代事 他(们)、它(们)) B: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那样的)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动词 往,到……去) D: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音节助词 形容词、副词尾 不译)

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不译)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宾语前置的标志 不译) C: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音节助词 形容词、副词尾 不译) D: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调整音节 无义)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节选自《项脊轩志》)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母立于兹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③一日,大母过余曰 ④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A.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不同 B.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相同

C.①②意思不同,③④意思不同 D.①②意思相同,③④意思相同

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臣具以表闻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下列各句中全都能够表现祖母关爱孙子的一组是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儿寒乎?欲食乎? ③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小题1】选C。(在,到;拜访,责备。)

【小题1】选A。

【小题1】选C。

【小题1】我的孩子,很久没见到你到身影了,为什么整天不声不响地待在这儿,真像个女儿家呀?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