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7月15日,派郡王衔贝勒载洵(光绪之弟)、提督()担任筹办海军大臣。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出,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

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会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繇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liè)]标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恚望滋甚 恚望:怨恨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奸伪、奉承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以下2—3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2.①及重此事 ②刘曜欲推之( )

A.①又加上这件事 ②刘曜想要查办他

B.①又加上这件事 ②刘曜将陷害他

C.①又从重判了这一案子 ②刘曜将陷害他

D.①又从重判了这一案子 ②刘曜想要查办他

3.①勋无活分 ②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 )

A.①勋顽固不化 ②然而刘曜已经私下里散布了鲍勋徇私情宽免孙邕的事

B.①勋顽固不化 ②然而刘曜却秘密上表奏报了鲍勋私自宽免孙邕的事

C.①勋已经没有活命的指望了②然而刘曜却秘密上表报了鲍勋私自宽免孙邕的事

D.①勋已经没有活命的指望了②然而刘曜已经私下里散布了鲍勋徇私情宽免孙邕的事

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②③④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帝即位前,鲍勋曾在东宫任职,那时他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他的请托,就更被他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不得已提升他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鲍勋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得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求请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1、A   2、B      3、C          4、D      5、B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囿,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竞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①,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罪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繇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

【注】①标埒:标记。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B.恚望滋甚 恚望:怨恨

C.后二旬,文帝亦崩 旬:年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8.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3分)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

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

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御史中丞。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

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

鲍勋叹息和遗憾。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5分)

(2)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5分)

7. C  旬,十天。

8. A  ①太祖刚刚封勋做太子侍从官,还没表现出“守正不挠”的性格。 ⑤鲍勋私下解决孙邕的事,不能体现“守正不挠”。 ⑥这是对他死后的评价,且侧重于修性养德,廉洁好施。 

9. C   应该是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

10.(1)太子多次亲手写信给鲍勋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免罪。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列举全部罪状上奏朝廷。

(2)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 

附【参考译文】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写信给鲍勋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免罪。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列举全部罪状上奏朝廷。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繇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文言文阅读:(19分)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B.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C.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D.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

10.下列对文章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太子,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并且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B.侍中,秦汉之时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西汉时又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元以后废止。

C.左迁,即官职的晋升,汉代贵左贱右,故将升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之。

D.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

9.A

10.C

11.B

12.(1)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2)“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

【解析】

9.

试题分析:解答断句题,应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文言虚词“者”后面要断开,表时间的“久之”要断开,主谓宾不能断开,故排除BCD。故选A。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10.

试题分析:可根据平时对文学常识的记忆,结合着文章中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C项,“左迁,即官职的晋升”理解不正确,左迁,为贬官。故选C。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1.

试题分析: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B项,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故选B。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词:受禅、陈、并、求请。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恚望滋甚 恚望:怨恨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今之所急,唯在军农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①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②后哀之而不鉴之

C.①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①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②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译文: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译文:

3莫不为勋叹恨。

译文: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1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2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放纵他!3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解析:

【小题1】动词,“写书信”

【小题2】A“所”用在动词之前,与其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B“而”前者作连词,表顺承或递进关系,后者作连词,表转折关系。C“以”作连词,相当于“用来”。D“为”作介词,相当于“替”。

【小题3】①太祖封勋官职 ⑤鲍勋私解邕事 ⑥鲍勋廉而能施

【小题4】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小题5】无

参考译文: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2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密敕中尉奏免勋官 敕:下令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10.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3分)

① 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 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 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 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 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 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

9.A

10.D

11.B

12.看参考译文。


解析:

9. 动词,“写书信”

10. ①太祖封勋官职 ⑤鲍勋私解邕事 ⑥鲍勋廉而能施

11. 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参考译文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莫不为勋叹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

(2)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放纵他!

(3)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解析:

关键词和采分点

(1)表 兢

(2)活

(3)叹恨

参考译文: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文言文阅读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注]标埒:标记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密敕中尉奏免勋官 敕:下令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① 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 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 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 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 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 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文帝不顾大臣们的请求处死了鲍勋,不久,文帝也死了,人们都为忠廉好施而屈死的鲍勋叹息和遗憾。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5)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5)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①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

② “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


解析:

【小题1】动词,“写书信”。

【小题1】①太祖封勋官职 ⑤鲍勋私解邕事 ⑥鲍勋廉而能施。

【小题1】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小题1】参考译文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也,建安十七年,太祖辟勋丞相掾。二十二年,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出为魏郡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勋前在东宫,守正不挠,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会郡界休兵有失期者,密敕中尉奏免勋官。久之,拜侍御史。文帝受禅,勋每陈:“今之所急,唯在军农,宽惠百姓。台榭苑园,宜以为后。”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侍中刘晔对曰:“猎胜于乐。”勋因奏:“刘晔佞谀不忠,阿顺陛下过戏之言。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帝怒作色,罢还,即出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并举勋为御史中丞。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僚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勋面谏。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帝从寿春还,屯陈留郡界。太守孙邕见,出过勋。时营垒未成,但立标,邕邪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欲推之,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大军还洛阳,曜有罪,勋奏绌遣,而曜密表勋私解邕事。诏曰:“勋指鹿为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太尉钟鲧等并求请勋罪。帝不许,遂诛勋。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死之日,家无余财。后二旬,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书:书信。

B.恚望滋甚 恚望:怨恨。

C.刘晔佞谀不忠 佞谀:巧言谄媚。

D.勋奏绌遣 绌:通“黜”,罢免。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之所急,唯在军农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①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①请有司议罪以清皇朝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①太子数手书为之请罪 ②文帝亦崩,莫不为勋叹恨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鲍勋“守正不挠”的一组是( )

①立太子,以勋为中庶子 ②勋不敢擅纵,具列上

③文帝将出游猎,勋停车上疏 ④百僚严惮,罔不肃然

⑤勋以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⑥勋内行既修,廉而能施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鲍勋在文帝即位前曾在东宫任职,那时文帝就不喜欢鲍勋,后来鲍勋外出任职又拒绝了文帝的请托,就更被文帝厌恨。

B.文帝要去游猎,鲍勋犯颜直谏,文帝怒而拒谏。猎罢归来后,文帝却又不得已提升鲍勋为右中郎将。

C.文帝抓住私解孙邕一事,要泄私愤,但廷尉、三官都不主张从重判刑,这使文帝十分愤怒。

D. 鲍勋既能修养内在的操行,又廉洁而能施舍,死的那一日,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2)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

(3)莫不为勋叹恨。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B

【小题5】(1)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2)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放纵他!(3)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


解析:

【小题1】A项中“书”是动词,“写书信”。

【小题2】A.“所”用在动词之前,与其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B.“而”前者作连词,表顺承或递进关系,后者作连词,表转折关系。C.“以”作连词,相当于“用来”。D.“为”作介词,相当于“替”。

【小题3】①是太祖封勋官职,⑤是鲍勋私解邕事,⑥鲍勋廉而能施。这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小题4】B项应为“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小题5】第一句要注意对“兢”字的落实,第二句要注意“活分”的翻译,第三句要注意“恨”的意思。

参考译文:鲍勋字叔业,是泰山郡平阳县人。建安十七年,魏太祖征用鲍勋为丞相掾。建安二十二年,册立太子,任鲍勋为太子中庶子,不久,又出任魏郡的西部都尉。太子郭夫人的弟弟为曲周县吏,偷盗了官布,按法律应当斩首弃市。太子数次亲自写信为他讲情。鲍勋不敢擅自释放此人,把他的罪行全部如实上报了。鲍勋以前在东宫奉事时就恪守原则,不肯屈从权贵,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再加上这件事,对他就更怨恨了。当时正赶上郡界兵士轮休有过期的,太子就秘密敕令中尉参奏罢免了鲍勋的官职。过了很久,才又任他为侍御史。太子即位为帝后,鲍勋经常向他陈奏说:“当前急迫的事情,仅在于军战、农耕和宽惠百姓。兴建台榭、苑囿这类事,应当往后放放。”文帝要外出射猎,鲍勋拦住车上疏。文帝亲手撕毁了他的奏疏,还是出发打猎去了。行至中途休息时,文帝问侍臣说:“行猎的欢乐,与演奏音乐相比又如何呢?”侍中刘晔回答说:“行猎胜过听音乐。”鲍勋于是上奏说:“刘晔奸佞谗谀,为臣不忠,他在阿谀附和陛下过分的、开玩笑的言语。应当请有关部门议定他的罪过。”文帝听后怒形于色,就停止打猎,返回了宫中,当即把鲍勋赶出去做了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一同荐举鲍勋为御史中丞,文帝不得已而起用了他,百官严谨惮惧,没有不肃然起敬的。黄初六年的秋天,文帝想要征伐东吴,鲍勋当面劝谏。文帝更为忿恨,贬降为他治书执法。文帝从寿春回军,屯驻在陈留郡地界。陈留太守孙邕朝见文帝,出来时他拜访了鲍勋。当时,营垒尚未建成,只立了标记,孙邕从斜路过,没有从正道走,犯了军法,军营令史刘曜想查办他,鲍勋以堑垒尚未筑成为由,宽免了孙邕,劝止刘曜,让他不要检举。大军返回洛阳,刘曜犯罪,鲍勋上奏建议罢免遣放刘曜,然而刘曜却秘密上表奏报了鲍勋私自宽免孙邕的事。文帝下诏说:“鲍勋指鹿为马,把他收捕交付廷尉。”廷尉依法论议说:“当判五年正刑。”三官驳议说:“依法律应当罚他黄金二斤。”文帝大怒说:“鲍勋已经没有活的指望了,然而你们竟宽纵他!”太尉钟鲧等人一起请求赦免鲍勋的罪过。文帝不答应,于是杀死了鲍勋。鲍勋既能修养内在的操行,又廉洁而能施舍,死的那一日,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二旬过后,文帝也去世了。人们无不为鲍勋的冤死而遗憾叹息。

《史记·晋世家》记载:公元前784年,晋穆侯卒,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殇叔在位第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上述史料说明了

A:政治权力更迭严重削弱了晋国的实力 B: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在晋国得以恢复 C: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在晋国受到冲击 D:晋国卿大夫集团地位日益突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