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之二虫又何知 B: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都督阎公之雅望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分)
译:
⑵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分)
译:
⑶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2分)
译:
【答案】 ⑴既然自己让心灵被形体所奴役,又为什么还要伤感失意而独自悲伤呢?(“役”“奚”各1分)⑵世人都称赞他,他并不因此而奋勉,世人都责备他,他也不会因此更加沮丧。(“劝”“非”各1分)
⑶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申诉又不被准许。(“苟”,“告诉”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注意“役”解释为奴役,“奚”解释为为什么,同时注意“既自以心为形役”是一个被动句,翻译时要体现;第二句时注意“劝”解释为奋勉,“非”解释为责备;第三句注意,“苟”解释为姑且,“告诉”为古今异义词,解释为申诉。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令初下,群臣进谏 B:①乐夫天命复奚疑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C:①时矫首而遐观 ②矫枉过正 D: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②行将就木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之二虫又何知 B: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都督阎公之雅望
8.下列句子中,特殊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遂见用于小邑 B:既自以心为形役 C:奚惆怅而独悲 D:而莫之夭阏者
15.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归去来兮辞》)
(2)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 。(《逍遥游》)
(3)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陈情表》)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悟”、“谏”、“誉”“祚”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名句名篇默写”的题型一般有“填充补足型”和“理解默写型”两种。本题属于“填充补足型”,这种题型较之理解默写型,减少了对“名篇名句”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来填写句子。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1) ,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2)莫听穿林打叶声,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__》)
(3)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2)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默写名句(5分)
①是故无贵无贱, , , 。
(韩愈《师说》)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