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答:
②④①③
解析:
略
–Better get down to your work, Tom.
--_________.
A. It’s my pleasure B. Don’t mention it
C. Mind your own business D. You’re welcome
C
解析:
略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兑现 不修边幅 标识(zhì) 敷衍塞(sè)责 B:保贵 五体投地 戏谑(xuè) 叱咤(chà)风云 C:鼎盛 不记前嫌 揣度(duó) 麻痹(pì)大意 D:防范 一蹋糊涂 炫(xuán)耀 锒(láng)铛入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
刘洪波
“百家讲坛”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坛。十年以前,丁肇中在那里讲过物理学,把物理学讲到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很不容易。但现在这个讲坛上,讲红楼、讲清史、讲论语,大概今后还要讲与“国学”有关的一切。至于还讲不讲自然科学、现代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我不知道。在我印象中,“百家讲坛”之“百家”就是赏玩传统的百家,当然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号为“百家讲坛”,数量是可以保证的。
国学,据说已经“返本开新”,只差大家都来践行。不过,践行什么呢?是修习个人的心性,还是以国学来格致万物?若是前者,没有什么不好。若是后者,事情就比较难办。阎崇年先生讲清史,如数家珍,史料熟,秘闻多,吸引力强,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权谋机变,说得津津有味,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相比之下,反倒是于丹讲《论语》,固然毛病多多,总归是修身养性,更加合乎人性,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无所置辞的讲法,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这次钱文忠先生为商纣王翻案,称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以期主导舆论。前人多有怀疑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从真实认识而言,哪怕是希特勒,你也不难找出几个“功勋”来,商纣王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地方。但到底有多好,难说,尤其在学术上“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就更困难。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怎样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对他的恶评有新朝代的虚报,有后时代的累加,但要翻案,还是且缓吧,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对商纣王的评价,与其说是“历史评价”或者“历史学结论”,不如说是一种“舆论评价”或者“社会学结论”。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何其困难。
“百家讲坛”其实是娱乐业的一个景象,但貌似在布道。在这种虚妄的布道与实在的娱乐之间,人们听到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把自己酱在莫名其妙的逻辑里。这些逻辑归总而言,就是“大丈夫只求建功立业,不必论其余;小百姓但求修好忍术,以接受治理”。寓教于乐,就这样实现了。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下列各项中,不是“‘百家讲坛’ 是个奇怪的坛”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百家讲坛”之“百家”并不是真正的“百家”,“讲坛”成了“国学”的讲坛。
B.“百家讲坛”号称“百家”,从数量上可以保证。
C.“百家讲坛”的讲者观点偏颇,导向不正确。
D.“百家讲坛”貌似在布道,实则在娱乐。
作者对钱文忠为商纣王翻案持批评态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难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B.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所以不难找出几个“功勋”来证明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但作为学术而言过于简单,缺乏学术性。
C.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这种“社会学结论”没有必要颠覆,也很难颠覆。
D.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的确困难。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举丁肇中讲物理学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百家”应是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真正“百家”。
B.在第二段中,作者对阎崇年和易中天持批评态度,对于丹持肯定态度,因为于丹的解读指向修身养性,更加呵护人性。
C.现在的“百家讲坛”都在做翻案文章,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钱文忠称商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D.对“百家讲坛”,作者虽然多有批评,但在结尾还是肯定了它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观点辩证,评价比较公允。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A
解析:
【小题1】作者这样说实际上是对“百家讲坛”的挖苦讽刺,并未体现“‘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
【小题1】“过于简单”“缺乏学术性”的说法于文无据。
【小题1】B.对于丹也持批评态度。C.不是“都在做翻案文章”。D.文中“寓教于乐”的说法是反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六国破灭,___________,战不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______________。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
(2) 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论语》)
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_ 。 (王勃《滕王阁序》)
(1)非兵不利 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2)往者不可谏 一夜飞渡镜湖月 齐彭殇为妄作 天生我材必有用
烟光凝而暮山紫
解析:
(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提取下面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寒食节”下定义。(不超过50字)
⑴寒食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节日。⑵寒食节的时间是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⑶寒食节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相传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辅佐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抱树烧死。文公为悼念他,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生火煮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⑷《邺中记·附录》中有关于人们过寒食节不生烟火.只吃醴酪等冷食的记载。⑸古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述的就是寒食节的风景。⑹寒食节虽不像端午节那样有名,但我国北方仍有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场面。
寒食节是我国北方每年在清明节前一天以不生烟火.只吃冷食的形式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的一个民间节日。
解析:
清明节前一天1分,不生烟火.只吃冷食的形式1分,纪念春秋名士介子推1分,一个民间节日1分,不是单句不得分。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8分,每空1分)
⑴ 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是他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
⑵在巴金众多的小说中,由《家》、《春》、《秋》三部长篇组成的《 》,是他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巨作。
⑶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沁园春·长沙》)
⑷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
⑸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诗经 氓》)
⑹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苏轼《前赤壁赋》)
⑴查尔斯·狄更斯 ⑵《激流三部曲》 ⑶挥斥方遒
⑷为变徵之声 ⑸信誓旦旦 ⑹齐彭殇为妄作
⑺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
略
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概况(30字内)
材料一: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二: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三: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四: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解析:
评分细则: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各1分,句式和语言各1分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一青年学生与一老教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拒,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婉拒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
(2)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
学生坚持说:
老师婉拒说:你的肩膀还很稚嫩,还是让我来担当自己的重任吧。
学生坚持说:你不磨练我稚嫩的肩膀,我以后怎么担当重任呢?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迄今为止,剑桥这所名牌大学已经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仅仅一个卡文迪什实验室就有20多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其他大学难以望其项背的。 B: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C:虽然我向很多同学借鉴了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但屡试不爽,效果并不明显,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啊。 D:他犯了经济上的错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但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上交了所有问题款项,也可以说是罪不容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