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企业的软安全”(不超过40个字)。(4分)

企业安全的底线是企业的生存或者存续。企业安全包括硬件安全(有形安全)和软件安全(无形安全)两个方面。在无形资产、品牌价值、虚拟交往、软实力等术语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词时,“软安全”管理必将成为企业管理新的焦点,成为影响企业生命线的关键因素。企业的战略、品牌、技术、商誉、信任、伦理和文化等方面的“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变化多端不确定的环境,只有那些加强安全尤其是“软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预警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才能保证科学发展。

“企业软安全”指:

影响企业生存和存续的战略、品牌、技术、商誉、信任、伦理和文化等软件的安全。


解析:

此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提取及概括能力。筛选关键词的考题首先应该从语法角度对句子加以分析,提取核心成分,然后再压缩成关键词。采用下定义形式,既有信息采集的要求,也有语句组织的考查。得分点:“影响企业生存和存续”1分,“战略、品牌、技术、商誉、信任、伦理和文化”1分,“软件的安全”1分,通顺连贯1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疼痛的部位。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C


解析:

( A 项中“知道”后面的内容都作“知道”的宾语,因此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应改为句号。B 项中引号内内容为部分引用,且不需停顿,引号内的句号应去 掉。D项中对“洪 民一”的话是完全引用,因此句末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仿写句子。(4分)

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问第一香”,真花王也。

夏天 。

秋天 。

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真勇士也。

示例:夏天品味荷花,我为其高洁而折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君子也。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也。(每句2分,花的品质与所引诗句必须协调,否则酌情扣分。)

征兵工作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工程。今冬征兵工作已经开始,为激发适龄青年踊跃应征,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浓厚氛围,请你为重庆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拟一句征兵宣传口号。(4分)

要求:主题鲜明,健康向上;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字数不超过20字。

答:

答案示例:①孩子去当解放军,爸爸妈妈最开心。②富国强军人人有责。安邦兴国家家和谐。              ③国防重中之重,参军荣中之荣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杜甫在《客至》中,描写所居草堂环境幽美、生活恬淡闲适的两句诗是 ,

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乐琴书以消忧。(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雄浑阔大之景反衬自己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怆心情的两句是 , 。

牵衣顿足拦道哭, 。 (杜甫《兵车行》)

今也制民之产, ,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影入平羌江水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悦亲戚之情话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哭声直上干云霄    

仰不足以事父母                    淮水东边旧时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落梅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 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颈联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句诗,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落梅》一诗,因其言近旨远而成为宋代屈指可数的咏梅佳作。请结合尾联分析诗中包含的讽喻之意。(4分)

答:

(1)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1分)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1分)实际上托物言志,(1分)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1分)

(2)尾联看似指责“东风”胡乱使用对百花生杀予夺的权力,嫉恨梅花孤高。(1分)实际上是用比喻手法,把“东风”比作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执掌权柄者,(1分)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头指向历史和现实中的一切嫉贤妒能、打击人才的当权者。寄托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以及对这种不尊重人才现象的强烈不满。(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撕杀 亲和力 和衷共济 意兴阑珊

B.诋毁 磨合期 锋芒必露 密而不宣

C.通牒 节骨眼 色厉内荏 湮没无闻

D.蜷伏 势力眼 仗义直言 心劳日拙

A


解析:

(A撕杀—厮杀,B 锋芒必露—锋芒毕露、密而不宣—秘而不宣,D势力眼—势利眼、仗义直言—仗义执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奠飞霜。

(1)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透过它可以推知诗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个什么人,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3分)

答:

(2)“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5分)

(1)诗中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闺中女子”)。(1分)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2分)

(2)照应诗题(1分);表现秋虫呜叫时间之长(1分);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1分);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2分)。以上两题不要求结合诗句分析叙述。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解析:

李白《将进酒》“ ,但愿长醉不复醒”,表现了对奢侈腐败的否定;杜甫《登高》“ ,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 ”,寄寓了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苏轼《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表现了作者坦然面对人生的达观胸怀。

钟鼓馔玉不足贵  艰难苦恨繁霜鬓  尽荠麦青青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