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试题。

①世民,高祖次子也。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尤善,文__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已而许之。

②高祖已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郡公。唐兵西,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粮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太宗哭于军门,高祖惊,召问之,对曰:“还则众散于前,而敌乘于后,死亡须臾,所以悲尔。”高祖寤,曰:“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时左军已先返,即与陇西公建成分追之。夜半,太宗失道入山谷,弃其马,步而及其兵,与俱还。高祖乃将而前,迟明至霍邑。宋老生不出,太宗从数骑傅其城,举鞭指麾,若将围之者。老生怒,出,背城阵。高祖率建成居其东,太宗及柴绍居其南。老生兵薄东阵,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军却。太宗自南原驰下坂,分兵断其军为二,而出其阵后,老生兵败走,遂斩之。进次泾阳,击胡贼刘鹞子,破之。

③刘武周据并州,高祖惧,诏诸将弃河东以守关中。太宗以为不可弃,得兵三万而破贼。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皆来降。刘武周惧,奔于突厥,其将杨伏念举并州降。

④赞曰:唐有天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选自《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有删节)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宗从数骑傅其城,举鞭指麾 从:跟从

B. 文__李密事系狱 坐:因……犯罪

C. 进次泾阳,击胡贼刘鹞子 次:驻扎

D. 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致:达到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

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B. ①乃因裴寂告高祖

②因击沛公于坐

C. ①会天久雨,粮且尽

②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D. ①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由汉以来未之有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C.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 蚓无爪牙之利。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宗善于审时度势,结交豪杰。在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都因事逃命的时候,太宗把他们藏起来;同晋阳县令刘文静特别友好,曾经晚上到狱中探望。

B. 唐兵向西征战,要到霍邑时,天气不好,下了很久的雨,高祖准备回太原。经太宗多次劝谏,使高祖省悟,采取补救措施,终于攻下霍邑。

C. 高祖害怕刘武周等,下诏由河东退守关中。太宗认为不能丢弃河东,他与__两天没有吃东西,忍受饥饿,仍坚持行军作战,最终使刘武周逃到突厥。

D. 在攻击宋老生的时候,太宗和柴绍在南面。宋老生的__靠近东边高祖的__,迫使高祖的__后退。太宗从南边冲下山坡,分兵将对方的军队冲成两段,同时袭击敌人的阵后,使宋老生兵败逃走。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太 宗 谏 曰 义 师 为 天 下 起 也 宜 直 入 咸 阳 号 令 天 下 今 还 守 一 城 是 为 贼 尔 高 祖 不 纳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

(2)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

【小题6】(1)当初主张起事的是你,现在也由你决定成败。

(2)玄宗、宪宗都不能坚持到最后,太宗的功业真伟大啊!


解析:

【小题1】这里的“从”是使动用法,“使……跟从”。《鸿门宴》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小题2】“因”,前句为介词,“由”;后句为介词,“趁机”。A项均为介词,“同”,注意前句“与”后省略“之”。C项均为副词,“将要”。D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小题3】题干中的句子为宾语前置句,即“由汉以来未有之也”;A为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句读,不解惑”; B为宾语前置句,即“微斯人,吾与谁归”; C为宾语前置句,即“背负青天而莫夭阏之者” D为定语后置句,即“蚓无利之爪牙”。

【小题4】“他与__两天没有吃东西,忍受饥饿”不合文意。原文为“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并不是__两天没吃东西。

【小题5】略

【小题6】(1)得分点:“起事者汝也”译为判断;“成败惟汝”译为宾语前置;补充谓语“决定”。

(2)得分点:“克”,能;“烈”,功业、功绩;“盛哉,太宗之烈也”主谓倒装译为正确语序。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

方泽(宋)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请简要分析。

(1)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2分)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2分)

(2)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2分),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文帝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文帝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文帝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佐王才。文帝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文帝曾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文帝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文帝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文帝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文帝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文帝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文帝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北史·苏绰传》)

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除著作佐郎。 除:免职。

B.其五恤狱讼。 狱:案件。

C. 文帝整衣危坐。 危:高高地。

D.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 处分:处罚。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皆询于绰而后定 ②赵氏求救于齐

B.①台中咸称其能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C.①因称其有佐王才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D.①乃召绰,告之以事 ②予以愚获罪,谪潇水上

下列句子中,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 )

A. 从兄让为汾州刺史。 B. 在官岁余,未见知。

C. 周文帝饯于都门外。 D. 自是宠遇日隆。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绰博览群书,擅长计算之法,先后受到他的从兄苏让和仆射周惠达的推荐,周文帝当即任命他为汾州刺史,使他得以充分表现出色的才能。

B.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回答,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裁定。惠达再进入里面呈报,周文帝叫好。

C.周文帝去昆明池看鱼,骑在马上与苏绰交谈,结果连网也没张就回长安城,夜里将苏绰留下来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一直谈到天亮。

D.苏绰辅佐周文帝进行改革,拟了“先修心”“敦教化”等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自己经常放在身边,并命各部门官员熟读通晓。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帝乃召绰问,具以状对。

②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A

【小题5】(1)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

(2)①周文帝就把苏绰叫来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

②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事。


解析:

【小题1】A 除:授官; C 危:正,端正; D 处分:处理安排。

【小题2】以:把/因为 A 向  B代词,他  C 于是。

【小题3】略

【小题4】“任命他为汾州刺史”错。

【小题5】(1)每多、少、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具,1分;状,1分;句意,1分。

②得,1分;赞成,1分;句意,1分。

要将一批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玉树地震灾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水路运输

我国科学家将100克羊角椒种子随神舟七号飞船带入太空进行育种试验。这主要是利用宇宙的

A:矿产资源 B:气候资源 C:空间资源 D:太阳能资源

在美国“硅谷”崛起的早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科技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玉树藏族自治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玉树既是“三江源头”,也是“藏獒之乡”和“虫草之乡”。

①东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州毗邻 ②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③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⑤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⑥气候高寒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D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注]!

[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示矜恤。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请结合对全词的理解,说一说“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比(或答“第一、二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怅失落;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这两句意思是: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于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慨不平之情。(


解析:

答对手法给1分,答出一处对比给2分,答出两处对比给3分。

两种情感各2分。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上兼容并包、音乐、绘画、手法等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对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B:一位外籍教师有感于我国某些学校考试作弊之风盛行,在报上发表“作弊何时休”的批评文章,于是某高中布置学生写作文分析考试作弊的原因。 C:谁的生命质量更高。有人说,在革命年代,是保尔·柯察金;在今天,是比尔·盖茨。你的看法呢。写一篇议论文。 D:“别想啦,老家伙。”他又放开嗓子说,“还是把船朝这条航线开去,有了事儿就担当下来。”

学校举行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之课本剧汇演,请结合所给篇目内容写一段串联词,将上下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个字。(任选)

第一个节目《窦娥冤》演出结束——

串联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雷雨》。

串联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欣赏第三个节目《哈姆莱特》。

答案参考示例:

(1)六月飞雪,昭示着窦娥那感天动地的冤情;午夜雷雨,传递着鲁侍萍血泪控诉的悲音。

(2)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以血泪控诉了不公的命运,那么丹麦王子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