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兰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其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朴素、自然,描写了优美的田园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选出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他的优秀散文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下列各句中,表述有误的一句是

A: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战国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按成书时间和所记朝代的先后顺序,首尾两部分别是《史记》《明史》。

26.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1978年起,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始连载散文,后编辑成《 》一书,这个集子被认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②《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依孔子修订的鲁史《 》的顺序所作。

③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高中文本《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其杂文集《 》。

①随想录②编年体  春秋  ③华盖集续编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__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新法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__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识记”是对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记住而且不能写错字。“重要作家”及“代表作”,意味着一般的或那些尚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不会列入考题。识记重点为教材及其注释中出现的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主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常见的文体。除此之外,要对古代有关文体知识如诗、词、曲等有一定的了解。如该题中涉及到对文学作品的考核。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按时间可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__的《沁园春.长沙》属于古代诗歌。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新月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诗的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兰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他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其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朴素、自然,描写了优美的田园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

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国语》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载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鲁国贵族的言论。 B:《大卫·科波菲尔》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司马迁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资讯。

5.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其中变徵之声声调激愤,羽声声调悲凉。 D:“乃请荆卿曰”中的“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而“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中的“竖子”是对人的蔑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