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西城区抽样)用斜线(/)为下面文言文未加标点处断句。(5分)

叶廷云: 余 幼 嗜 书 自 肄 业 郡 庠 牵 丝 入 仕 四 十 余

年 未 尝 释 卷 食 以 饴 口 怠 以 为 枕 士 大 夫 家 有 异 书

无 不 借 借 无 不 读 读 无 不 终 篇 而 后 止 长 恨 无 资 不

能 尽 传 写 间 作 数 十 大 册 择 其 可 用 者 手 抄 之 名 曰

《海录》。

(取材于《初潭集》)

 叶廷云:余幼嗜书/自肄业郡庠/牵丝入仕/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十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长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名手抄之/名曰《海录》。    (取材白《初潭集》)

    (错断2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叶廷说:我从小酷爱读书,从在郡学修业,一直到成家步入仕途做官,四十多年,不曾放下书卷,吃饭的叫候读书觉得嘴里香甜,疲倦时候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没有不借来的,借来没有不读的,读,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怨恨(自己)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完。在那么多书里,挑出十大册,选抒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6.A.(“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7.C  (A“之”①宾语前置的标志;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因”①通过,经由;②乘,趁机。C.两个“若”都是人称代词“你”。D.“以”①因为;②在。)

8.B (应是齐人为石庆立祠。)

9.B (①写的是石奇四个儿子的事情;④写的是石奋的长子石建对待父亲的作为;⑥写齐鲁诸儒白比不如石奋,是间接写石奋为官行事恭谨。)

10.A (“无才能却颇受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中大夫”一句有误:官至“太中大夫”是孝文帝时的事情,与汉高祖无关。)

(08年西城区抽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B:日本《读卖新闻》记者问余新民,“在中国境内投毒的可能性极小”这种说法,可否理解为他认为这个案件是在日本国内发生的。 C:事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马上成立了工作组,火速赶往现场;同时迅速调集人力物力,竭尽全力对事故进行救助。 D:新一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已经拉开帷幕,目前正向全社会征集候选人,候选人将由社会知名人士及媒体专业人士和普通百姓共同推选。

(08年西城区抽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扣押 装钉 矫揉造作 民生凋敝 照本宣课 B:涵养 焊接 浮想联篇 搬师回朝 飞扬跋扈 C:泄密 蝉联 唉声叹气 义正词严 渡过难关 D:像样 磨厉 和盘托出 志大材疏 枉费心机

(08年海淀区期末) 作文 (60分)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 “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全文不少于800字。

(08年海淀区期末)下面是一则新闻报道,请你从中筛选出能够体现我国免疫学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的四个关键词语。(4分)

日前,刚刚出版的新一期国际免疫学领域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免疫学》以封面标题的形式,用4页篇幅刊登了由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所长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撰写的专题述评――《中国免疫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文章报道了我国免疫学研究整体现状与发展趋势,介绍了我国十余家实验室各自创新特色的免疫学研究工作,以及我国目前基金资助体系和免疫学领域研究机构与科研队伍、运行管理机制等等。据悉,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应邀在国际免疫学领域顶级学术杂志,发表介绍中国免疫学研究的专题述评。

国际、顶级(顶级学术杂志)、封面标题、首次。(共4分,答对一个得1分)

(08年海淀区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

共 老

龙应台(台湾女作家)

①我们走进中环一个公园。很小一块绿地,被四边的摩天大楼紧紧裹著,大楼的顶端插入云层,底部小公园像大楼与大楼之间一张小小吊床,盛著一点青翠。淙淙流水旁看见一块凹凸有致的岩石,三个人各选一个角,坐了下来。一个人仰望天,一个人俯瞰地,我看一株树,矮蹲蹲的,树叶油亮茂盛,挤成一团浓郁的深绿。

②这三个人,平常各自忙碌。一个,经常一面开车一面上班,电话一个接一个,总是在一个红绿灯与下一个红绿灯之间做了无数个业务的交代。睡觉时,手机开著,放在枕边。另一个,天还没亮就披上白袍开始巡房,吃饭时腰间机器一响就接,放下筷子就往外疾走。还有我自己,总是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风景,想不完的事情,问不完的问题,爱不完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忙,忙死了。

③可是我们决定一起出来走走。三个人,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行走,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

④然後,我就看见它了。在那一团浓郁的深绿里,藏著一只浓郁深绿的野鹦鹉,正在啄吃一粒绿得发亮的杨桃。我靠近树,仰头仔细看它。野鹦鹉眼睛圆滚滚地,也看著我。我们就在那杨桃树下对看。另外两个人,也悄悄走了过来。三个人,就那样立在树下,仰著头,屏息,安静,凝视许久,一直到野鹦鹉将杨桃吃完,吐了核,拍拍翅膀,哗一下飞走。

⑤我们相视而笑,好像刚刚经过一个秘密的zōng jiāo 仪式。

⑥这是一个阳光温煦、微风徐徐的下午。我看见他们两鬓多了白发,因此他们想必也将我的日渐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疼他们眼神里不经意流露的风霜,那么──他们想必也对我的流离觉得不舍?只是,我们很少说。

⑦多么奇特的关系啊。如果我们是好友,我们会彼此探问,打电话、发简讯、写电邮、相约见面,表达关怀。如果我们是情人,我们会朝思暮想,会嘘寒问暖,会百般牵挂,因为,情人之间是一种如胶似漆的黏合。如果我们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们会朝夕相处,会耳提面命,会如影随形,会争吵,会和好,会把彼此的命运紧紧缠绕。

⑧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後,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於人生的荒漠?

⑨然而,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老榕树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纸窗、雨打在铁皮上咚咚的声音、夏夜里的萤火虫、父亲念古书的声音、母亲快乐的笑、成长过程里一点一滴的羞辱、挫折、荣耀和幸福。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一棵树上折断了手。

⑩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隆,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尺,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

17.下面对又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题目“共老”是全文的叙事线索,指的是兄弟姐妹一起变老,共同走完漫长的人生旅程。

B.第一段描写公园很小,被大楼紧紧裹着,暗示出都市里人们生存环境的局促和压抑。

C.“身上没有一个包袱,手里没有一张地图”句,描绘出三个人相聚时的轻松状态,

D.“人生的荒漠”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作者对母亲去世后兄弟姐妹之间关系的忧虑。

E.结尾处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借南美洲的雨树来表现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难以割断。

18.第二段插叙三人生活的“忙碌”,用意是什么?(4分)

19.结合五六段看,三人同看野鹦鹉表现出三人 ,也引起了他

(4分)

20.“多么奇特的关系啊”,作者认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奇特在何处?(6分)

17.A  D (4分〉

18.突出兄弟姐妹相聚的难得可贵,为后文抒发兄弟姐妹"共老"之情做铺垫。(意思对即可)(共4分,每点2分)

19.(1)彼此之间情感默契    (2)彼此的关注和怜爱(4分,每空2分)

20.(1)看似疏远,实则亲近。  (2)面对工作和生活各自承受、抉择。

(3)聚首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母。(4)交谈也不一定谈心或有所企求。

(5)彼此珍存儿时独有的记忆。

(共6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3点得4分,答出4点得满分,答出1点不得分)

(08年海淀区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散文:脆弱的文体

①散文是一种最难用理论去框定的文体。广义的散文是一切用优美文字写下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一切不可归于小说、戏剧、诗歌和理论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被划入到散文的行列。日记、演讲录、墓志铭、回忆录、书信、作家的创作谈、哲学家和科学家的研究札记和随想录,都有可能被当做散文来阅读。散文和别的文体最容易在界别上发生模糊。鲁迅的《故乡》是小说还是散文,散文诗是散文还是诗歌,“小说的散文化”、“散文化的诗歌”,历来都是文学研究者要面对又很难说清楚的问题。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散文,一种可以囊括一切 “美文”的文体,关于散文的界定,就很难在一个目标下讨论。

②狭义的散文是指那些有着“刻意”的抒__彩、明显的 “纪实”风格和夹带着艺术想像的思想议论的文章,确有一批作家,他们专事这样的写作,于是 “散文家”的头衔被特定地指称某一类作家,即以现当代中国文学而论,从朱自清到梁实秋,从杨朔到秦牧,从贾平凹到余秋雨,是人们通常指认的散文家。因为他们大量地、专门地从事这样的写作,于是,散文的概念就在这样的不确定中被人们狭义地认领下来。可我们明明知道,从古至今,有多少散文名篇并非出自“专门”的散文家之手。不要说《古文观止》这样的经典结集,就是翻读当下的“散文年选”,作者阵容的人贾构成恐怕也是最复杂的。于是,对散文的评论大多只能从具体现象入手,对散文的文体研究也更多地强调其中的精神因素。

③面对疆域无限的散文,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在我看来,散文除了它的“兼容并蓄”外,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同时又是一种极为脆弱的文体。我们可以谈论的,正是蕴藏在这种文体中令人心动的脆弱性。散文的脆弱在于,它是一种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艺术形式,散文中的“小我”过分狭隘,我们就不会与其中表达的感情沟通;散文中的“大我”过分夸张,失去自然与亲切,我们又会敬而远之,无法从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如果作者的情感是真实的,叙事是纪实的,但在形式上拘于陈式,情感的动人性就会大打折扣;如果作者在形式上力求新变,内容上又失之于真实,矫揉造作又会成为我们的第一印象。而失去动人性或在阅读的“第一印象”中失分的散文,其价值就会严重缩水。不确切地说,类似的情形如果发生小说里,还有补救的余地,发生诗歌里还有谅解的可能。而散文是丝毫不可放松的。于是这个看似无形的不确定文体,其实对写作者往往会提出最为严酷的要求。一个人刻意去做专门的散文家,事实上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就文学史的情形看,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都是非专门家写成的,成名的机缘有时甚至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谁能说诸葛亮含泪写下的《出师表》、鲁迅愤怒而成《记念刘和珍君》是冲着散文写作去的呢?

④散文,既可以是出师前的动员,也可以是父亲的背影;既可以是对白杨的礼赞,也可以是对荷塘月色的欣赏;既可以是领袖的一篇演说,也可以普通百姓的一封家书;既可以是面对黄河的合唱,也可以是对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倾听。所有这一切无疆域的奔驰,都取决于是否能表达出令颤栗的真切感情,是否把持住了那一份脆弱的真情,是否体现了人类智慧的尖锋。

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和科学家用优美文字写下的创作谈、研究札记都可以被划人到狭义散文的行列。

B.散文是一种错综复杂,可以囊括一切 “美文”的文体,这种文体最难用理论去框定。

C.文学史上的创作证明,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都不是非专门家刻意写成的。

D.所有能表达令人颤栗的真切感情,体现人类智慧尖峰的作品,都可以归入散文当中。

15.请结合文章第二段,用一句话给“散文家”下定义。(3分)

16.作者称散文是一种脆弱的文体,对写作者往往会提出最为严酷的要求。请概括出这些要求。(4分)

14.B(3分)

15.散文家是指那些大量地、专门地从事有着“刻意”的抒__彩、明显的“纪实”风格和夹带着艺术想象的思想议论的文章写作的作家。或:那些大量地、专门地从事有着“刻意”的抒__彩、明显的“纪实”风格和夹带着艺术想象的思想议论的文章写作的作家被称作散文家。(共3分,①“大量地、专门地”1分。②三个特点1分。③句式1分)

16.①感情真实;    ②内容真切;     ③形式新变。(4分,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满分)

(08年海淀区期末)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任选7题)。(7分)

①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

②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武皇牙边意未已。(李白《兵车行》

④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李贺 《李凭箜篌引》

⑤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 。(杜牧 《阿房宫赋》

⑥既其出,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⑦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__》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声声慢》)

①札札弄机抒②抚孤松而盘桓③边庭流血成海水④二十三丝动紫皇⑤杳不知其所之也⑥则或咎其欲出者⑦一蓑烟雨任平生⑧梧桐更兼细雨

(7分,每句1分,如有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

(08年海淀区期末)翻译画横线的语句。(5分)

墨子曰:“乐(音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

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荀子・乐论》

(1)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3分)

(2)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2分)

①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东西,而且可以用它来使民心和善。(3分)

②所以先王用礼乐引导人民,于是人民和睦。(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