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据你推测,汉瓦上的文字的字体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41.“在1780年代和1850年代之问,令人惊奇的发展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下列各项符合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变化的是( )
A:代议制民主开始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统治权 C:工人已经获得普选权 D:重工业占据了经济主导地位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马列主义的传入
13、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① 英语在当地普及 ② 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③ 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 汉语受到严重冲击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 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汉语受到严重冲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37)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每一时期都有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歌谣就是其中形式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某一时期流行的歌谣:“谷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谷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着太阳抽根烟!”“稻子长得密蓬蓬,横看直看不透缝;要是卫星落下来,也能弹回半空中!”这段历史时期应是
A:1949~1952 B:1953~1956 C:1958~1960 D:1978~1985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你认为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③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④汉语受到严重冲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变迁呈现出怎样的特征?(4分)
(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3分)
答案:(1)服饰(装) 婚姻礼俗(2分)中西合璧、土洋并存(2分)
(2)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 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1分,答其中一种方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