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迅速更新信息、抒发感慨、表达思想、实现即时分享。请你阅读下面一条“微博”,然后按照要求写一条“微博”表达你的感想。(4分)

我心有爱:25岁,对于一个普通的女孩来说是花季年龄,但是对于人生事业刚刚起步、正准备在村官任上大干一场的张广秀来说,却不得不面对急性白血病的折磨。社会各界都在为她捐款献爱心,我们校团委、学生会也加入这一行列,请你也加入吧!

要求:①以宣传“爱心”为主旨,且主旨鲜明;②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③句式整齐;④不超过50字。

【答案】示例:播种一颗爱心的种子,就会生出善良的根,抽出希望的芽,开出真情的花,收获幸福的果!为张广秀奉献爱心从我做起!(紧扣“爱心”这一话题,主旨鲜明,1分;使用两种以上修辞,2分;语言通顺,没有别字,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要明确要求,要求以“爱心”为主题,两种修辞,句式要整齐,字数等等,要严格遵守;其次要表达连贯得体,语句通顺,表达到位,不可模棱两可,词不达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11日援引美国华盛顿大学航天学副教授约翰·斯劳的一份声明报道:美正研制一种核聚变供能火箭,能够大幅缩短人类驾驶深空飞行器往返火星的时间。

斯劳说:“依赖现有的火箭燃料,人们基本不太可能飞离地球太远。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更加有力的能量来源,最终引领我们实现跨星球旅行。”斯劳口中的新能量来源就是核聚变。斯劳估计,如果利用核聚变供能,人类往返火星的时间就能缩短为30天至90天。

斯劳解释核聚变供能原理时说,他的团队把等离子体注入火箭喷管,随后与内部的锂金属环接触,并会在离子体周边“崩溃”,压迫等离子体进入核聚变状态。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使锂金属在磁场中蒸发并且离子化,喷出火箭喷管,推动飞行器前进。一次核聚变供能只会维持数微秒,只要每分钟重复一次这种反应,飞行器就可以获得持续且强大的动力。

斯劳的研究项目先前获得美国航天局“创新性先进理念项目”两轮资金支持,已经完成分步实验,有望在今年夏天末执行一次融合测试。

24.提取上面这则新闻的要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3分)   

25.根据文中信息,解释“核聚变供能原理”。(3分)

【答案】

24.美国或用核聚变火箭探火星

25.核聚变供能原理是把等离子体注入火箭喷管,随后等离子体与内部的锂金属环接触,锂金属环在离子体周边“崩溃”,压迫等离子体进入核聚变状态,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使锂金属在磁场中蒸发并且离子化,喷出火箭喷管,推动飞行器前进

【解析】

试题分析:本则新闻的内容要点都在导语部分,新闻的主体部分都是针对导语的分说和补充,因此依据导语部分可以筛选出主要新闻信息:“美国”“核聚变供能火箭”“深空飞行器”“火星”。然后,按照题目所规定的字数整合答案。关于解释核聚变供能原理,可以从第三段中斯劳的解释说明中,找出关键语句加以整理概括。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以下材料,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近日,全国假日办征集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意见的调查正式结束,受假日办委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工作已经开始。该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针对民众反映的长假不调休的问题是可能实现的,但调整黄金周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群众吐槽的调休放假问题,刘思敏表示,小长假不调休是有可能实现的。刘思敏表示,我国11个全民放假节日中,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均是1天假期,通过调借双休日才形成3天小长假的,从拉动消费来讲,3天假和2天周末差别不大,从游客出游意愿和旅游行程计划来说,只有7天长假才能带来和周末不一样的质的变化。因此,在保证全年总放假天数不变的前提下,不再对小长假调休,而改为正常休假,从民意或经济需求上都是可能的。

恢复五一黄金周是此次调查中网友呼声最高的建议。刘思敏认为,仅通过网络调查就恢复五一黄金周不太现实。刘思敏说,此次网络调查分析并不是假日改革的法定程序,以往要想调整黄金周都需要国家做出非常严谨的调研才能决定,调查手段要丰富,样本量要足够大,抽样调查人群必须合理等。

标题:

【答案】专家预测,调休出的小长假或恢复正常,仅凭网络调查难恢复五一假。或:专家称明年小长假可能不调休,难恢复五一长假。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新闻标题由主题、引题和副题组成。主题是对新闻中最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引题和副题则是用来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任务的。只要主题能够独立承担标题的任务,引题和副题就可以省去。拟写标题的一般策略:(1)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完全一致;(2)一语破的:要牢牢地抓住新闻中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以一语破的。(3)简洁明快:要通过锤炼字句和适当采用简称等办法使标题简洁明快。(4)旗帜鲜明: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鲜明的爱憎。(5)生动活泼:标题要生动形象,就要注意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解答时应注意从导语、背景、结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是大致的标题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弘一法师是个怎样的人。(20字以内)(5分)

弘一法师艺术成就斐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20世纪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早年的他积极践行儒家慷慨济世的理想,曾作《祖国歌》,发誓“度群生哪惜心肝剖”。中年之后,他苦心向佛,精研律学,将书法当做弘扬佛法的工具,成为中国fó jiāo 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答案】(5分)弘一法师是多才多艺、由儒入佛的艺术大师。(“多才多艺”“由儒入佛””各2分,“艺术大师”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概括表达的能力。题干要求对描述对象弘一法师作一个概括评价第一句表明他多领域艺术成就斐然,第二句表明他早年行儒,第三句表明他中年入佛。20字以内的限制使得我们只能用四字词概括 。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 “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答案】平民参与(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的要求是提取关键词,答题时要对语段进行切分,本段共4个句子,提出4个关键词,第一句是“微公益”产生的背景和简单解释,主要词语是“草根公益”,第二句是特征关键词是“积少成多”,第三句是关注对象及特征,关键词是“利它性“,第四句是参与方式,关键词语是“寓善于乐”。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两种对“人文之路”的形象描绘。(每点不超过20个字)(4分)

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其实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

观点一:人文之路是

观点二:人文之路是

【答案】观点一:人文之路是充满考验和痛苦体验的艰难历程。

观点二:人文之路是充满美丽和奇妙体验的愉快历程。

(说明:每点2分,观点一的要点:考验或痛苦 1分;艰难历程1分。观点二的要点:美丽或奇妙1分;愉快历程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共两句话,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观点。然后分别找到这两种观点的形象说法句子,并对此进行分析。前一句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采用了比喻的说法,本体就是人文事业,也就是人文之路,喻体是着火的荆棘。转述成平实语言的关键,就是喻体喻义的理解。荆棘,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借喻作艰险处境或者纷乱局面,成语“披荆斩棘”和“荆天棘地”由此引申而来。同时也泛指为困难和阻止前进的障碍。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是痛苦的考验与体验。这样就可以概括为:人文之路是充满考验和痛苦体验的艰难历程。第二句话: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人文之路在竹篱笆中,有紫色的牵牛花,有蓝蜻蜓,美丽而奇妙。材料料中,第一种观点后,用“其实”一转,可见这是两种相对相反的观点,和第一种观点相对应,第二种观点也就好表述了。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4分)

新修订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了公民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能进一步增强证件防伪性,同时社会用证单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一致性认定,可以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全国已有1.6万多个派出所启动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到今年年底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答案】我国年底前将全面铺开身份证办理时指纹信息登记工作。

【解析】

试题分析:消息的导语部分是对消息主体的概括性的语句,答题时,先找出导语部分,然后再对导语进行进一步的概括即可。具体概括时,要从对象,时间,地点,事件等方面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平实的语言在文中空白处填上能概括此段文字内容的一句话。(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不超过20 个字) (4分)

。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中国人写信封,地址是由大到小,西方人则是先写姓名,地址由小到大;在餐厅结账,中国人一般喜欢争先恐后地付账,西方人则多实行AA制;中国人崇尚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西方人则主张超前消费……这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答案】生活中很多细节能反映出文化差异。

【解析】

试题分析:段首的文字常常是中心句,也即是语段的中心意思。本题要写的是段首的一句话,因此要首先理解所给语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所给语段的内容语境暗示也比较明显,如“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东西方是有差异的”句后加了冒号,表明后面的文字是对这句话的的诠释或例举。最后一句话前用了省略号,可见最后这句话是前面内容的结论。由此可以看出,本段内容是讲生活细节对文化的影响。这样结合段中的这几句关键的语句就能写出段首的语句来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 “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答案】平民参与(草根公益) 积少成多  利他性  寓善于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的要求是提取关键词,答题时要对语段进行切分,本段共4个句子,提出4个关键词,第一句是“微公益”产生的背景和简单解释,主要词语是“草根公益”,第二句是特征关键词是“积少成多”,第三句是关注对象及特征,关键词是“利它性“,第四句是参与方式,关键词语是“寓善于乐”。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