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 新安③二十万,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降,为政不平,主约不,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项羽曾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汉王项羽曰 范增目项王

B.汉王欲而西归 以为流觞曲水

C.汉王伤胸,扪足曰 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D.遂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问征夫前路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 悦亲戚之情话

B.为政不平,主约不信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至固陵,不会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以为汉尽得楚地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3.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相持很久,使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却把项羽的所作所为归纳了十条罪状,不屑应和他的挑战。

B.项羽听了刘邦的话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为了迷惑对方,假装自己伤了脚趾,并且在重伤的情况下,还去慰劳军队,鼓舞士气。

C.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罢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后来,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消灭了项羽。

D.项羽与刘邦在数年的楚汉之争中,互有输赢。但是,由于项羽有着好逞一人之勇、遇事急躁等缺点,而刘邦能够从大局出发,遇事冷静,多听谋士意见,所以最终项羽失败,刘邦夺得了天下。

4.根据文言文内容,翻译下面句子。

(1)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2)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1.D(A项,“数”列举罪状,//屡次;B项,“引”带领军队,//引导;C项,“乃”转折关系“却”,//承接关系“于是就”;D项,“以”都是介词,翻译为“用”、“拿”。)

2.D(A项“自尊”意思是“尊自己(为上将军)”,“情话”意思是“知心话”;B项“不信”意思是“不守信用”,“所以”意思是“用来”;C项“不会”意思是“没有会合”,“非常”意思是“不同寻常的情况”。)

3.B(不是项羽射的箭,是暗中埋伏好的弓箭手射的。)

4.(1)我率领(“以”的翻译,不做要求,通顺即可)义兵带着(或“使……跟从”,或通“纵”译为“联合”)诸侯来讨伐你这个残害人的罪人(“残贼”的翻译,通顺即可),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刑余罪人”的翻译,通顺即可)就可以杀掉你项羽,我何必劳累自己(“何苦”的翻译)竟然(“乃”的用法)和你挑战呢!

(2)(汉王)派骑将灌婴在东城(省略和介词结构后置的翻译方法)追杀项羽,杀了八万楚军,于是(“遂”的翻译) 攻占平定(“略定”的翻译)了楚地。

参考译文:

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行军作战,老弱者由于运送粮饷疲备不堪。汉王和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要跟汉王单独决一雌雄,汉王则一项一项地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项羽假托怀王之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项羽奉命援救了赵国,本应当回报怀王,而你项羽却擅自劫持诸侯的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怀王当初约定入关后不准烧杀掳掠,你却焚毁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你硬是杀掉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你采用欺诈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万秦兵,却封赏他们的降将,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你项羽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项羽把义帝赶出彭成,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已有,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你项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杀害已经投降之人,你为政不公,不守信约,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如今我率领义兵和诸侯们来讨你这个残害人的罪人,只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就可以掉你项羽,又何必劳累我来跟你挑战呢?”项羽十分恼怒,埋伏好的带机关的箭射中了汉王。汉王伤的是胸部,却按着脚说:“这个强盗射中了我的脚趾!”汉王因受箭伤而病倒了,张良硬是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__,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汉王出去巡视军营,病情加重,立即赶回了成皋。项羽跟汉王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

项羽罢兵回东方了,汉王也想率军回西方。但汉王采用张良、陈平的计策,乘楚军兵疲粮尽,索性就消灭它,于是进兵追赶项羽,到阳夏南面让__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侯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汉王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

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汉王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成,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不肯降服,因为怀王当初封项羽为鲁公。汉王就率领诸侯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汉王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谷城。然后回师定陶,驱马驰入齐王韩信的军营,夺了他的兵权。

6.下列四组加横线词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秦者秦也(《阿房宫赋》) 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B: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 C:虞兮虞兮奈何(《项羽之死》) 非吾故人乎(《项羽之死》) D:直夜溃围南出,驰(《项羽之死》)骊山北构而西折,直咸阳(《阿房宫赋))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A: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救活,使……活 明告 B: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跟随 C: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逃脱,解脱 D: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伐”意同“功”,功勋 计持

选出翻译不恰当的一项:( )

A: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 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给他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 B: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项羽怨恨怀王当初不肯下令他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却派他到北边去救赵,结果没能率先入关,落在了别人之后。 C: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军队离去以后,在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就全部烧掉,为的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到达南郑时,部将和士兵有许多人在中途逃跑回去了,士兵们都唱着歌,想东归回乡。 D: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项羽封有功的部将为王,却偏偏让您到南郑去,这分明是流放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十罪。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取材于《史记·高祖本纪》)

1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壮军旅 苦:以……为苦

B.病甚,因人成皋 驰:骑马奔跑

C.斩首八万,遂定楚地 略:大致,差不多

D.汉王项羽十罪 数:一一列举

20.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B.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C.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D.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2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19.C

20.D

21.张良坚持请求汉王起来去慰劳军队,以使军士安心,别让楚国乘胜追击汉军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理解应结合上下文,本句“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大意理解是“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可见这里的“略”是“掠夺,夺取”之意。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要先确定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刘邦就率领诸候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刘邦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了毂城”。断句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鲁”名词主语之前,“遂”介词之前应断开。这样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21.

试题分析:关键词是:强:坚持;劳:慰问;安:使……安心;乘胜于汉:乘胜追击汉军。

【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完成下列小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取材于《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

B. 存问父老 存:问候

C. 主约不信 信:相信

D. 项羽数击彭越等 数:屡次

1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

①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B. 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盟约。

C. 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 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2)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15.C

16.D

17.C

18.(1)项羽送回了汉王的家属,汉军官兵都呼喊万岁,然后项羽回营别去。(2)汉王则一项一项地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

【解析】

15.试题分析:信:信用。

16.试题分析:①是写汉王与项羽谈话的位置和方式,⑤是写彭越,⑥是写项羽与汉王立约划分疆土,都不是表现汉王善用谋略的内容。

17.试题分析:是为了迷惑项羽。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项C事件错误。

18.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妻子”“归”“数”“王”和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参考译文:

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行军作战,老弱者由于运送粮饷疲备不堪。汉王和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要跟汉王 单独决一雌雄,汉王则一项一项地列举项羽的罪状说:“当初我和你项羽一同受怀王之命,说定了先入关中者在关中为王,你项羽违背了约定,让我在蜀汉为王,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项羽假托怀王之命,杀了卿子冠军宋义,而自任上将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你项羽奉命援救了赵国,本应当回报怀王,而你项羽却擅自劫持诸侯的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怀王当初约定入关后不准烧杀掳掠,你却焚毁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坟墓,私自收取秦地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条罪状。你硬是杀掉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条罪状。你采用欺诈手段在新安活埋了二十 万秦兵,却封赏他们的降将,这是你的第六条罪状。你项羽把各诸侯的将领都封在好地方,却迁移赶走原来的诸 侯王田市、赵歇、韩广等,使得他们的臣下为争王位而反叛,这是你的第七条罪状。你项羽把义帝赶出彭成,自己却在那里建都,又侵夺韩王的地盘,把梁、楚之地并在一起据为已有,这是你的第八条罪状。你项羽派人在江南秘密地杀了义帝,这是你的第九条罪状。你为人臣子却谋杀君主,杀害已经投降之人,你为政不公,不守信约,不容于天下,大逆不道,这是你的第十条罪状。如今我率领义兵和诸侯们来讨你这个残害人的罪人,只让那些受过刑的罪犯就可以掉你 项羽,又何必劳累我来跟你挑战呢?”项羽十分恼怒,埋伏好的带机关的箭射中了汉王。汉王伤的是胸部,却按着脚说:“这个强盗射中了我的脚趾!”汉王因受箭伤而病倒了,张良硬是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__,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汉王出去巡视军营,病情加重,立即赶回了成皋。

汉王病愈后,西行入关,来到栎阳,慰问当地父老,摆设酒席,杀了原塞王司马欣,把他的头悬挂在木杆上示众。汉王在栎阳停留了四天,又回到军中,__驻扎在广武。这时候,关中的军队出关 参战的也增多了。

这时候,彭越带兵驻在梁地,往来袭击骚扰楚军,断绝楚军的粮食供给。田横前往梁地依附他。项羽多次攻击彭越等人,齐王韩信又进兵攻打楚军,项羽害怕了,就跟汉王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送回了汉王的家属,汉军官兵都呼喊万岁,然后项羽回营别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9分)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馕。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之闲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秦项羽矫杀卿子冠军(指农民起义领袖宋义)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mén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枭故塞王欣头栎阳市。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1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将,罪六 王:封王B.主约不 信:相信

C.问父老 存:问候D.项羽击彭越等 数:屡次

1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先入定关中王之 所当破,所击

B.夫为人臣弑其主 割鸿沟西者为汉

C.何苦与公挑战 与汉王约

D.吾义兵从诸侯诛残贼 安士卒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慌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2)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12.B13.A                                                                               14.B15.(1)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行军”、“驰”、“入”各1分,句意2分)

(2)项羽把汉王的父母妻子儿女归还给汉王,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分离而去。(“归”、“妻子”、“别去”各1分,句意2分)

【解析】12.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A项“王”名词加宾语,活用作动词,译为“封王”是准确的。B项“信”根据“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推测,应译为“守信”。C项根据“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可以猜测,为“问候”。D项可结合成语“数见不鲜”译为“屡次、多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3.

试题解析: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以”,以后面是名词,以是介词,以后面是动词或句子,以是连词;三与固定短语有关。C项,均为副词,译为“就”;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A.者:均为代词,译为“……的人”。B.第一句中“而”是连词,表转折;第二句中的“而”连词,表修饰。C.第一句中的“乃”副词,译为“竟”;第二句中“而”副词,译为“就”。 D.第一句中“以”动词,译为“率领”;第二句中“以”连词,译为“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4.

试题解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经过比较可知B项汉王历数项羽各种罪行的目的不对。当为激怒项羽,瓦解项王军队,动摇军心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5.

试题解析: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行军”古今异义词,译为“在军中走了走”。“驰”译为“快速、飞快”。“入”译为“进入或到达”。(2)“归”使动用法,译为“让……回去”。“妻子”古今异义词,译为“妻子和子女”。“别去”古今异义词,译为“离别而去”。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楚汉两军相持很久没决出胜负,青壮年困于军旅(征战),老弱疲于转运粮饷。汉王与项羽同时来到广武隔着水谈话。项羽打算与汉王单独挑战(以决胜负),汉王数落项羽说:“当初与项羽你一起受命于怀王,说好先进入、平定关中的人就推举他在关中称王,(而)项羽(你)背负盟约,最终在蜀汉立我为王,(这是你的)第一宗罪。项羽(你)假冒上级命令杀了卿子冠军,推重自己,(这是你的)第二宗罪。项羽(你)救赵之后,应当还军(向上级)报告,而你擅自胁迫诸侯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宗罪。怀王约定进入秦地后不要肆意践踏抢掠,而项羽(你)烧掉秦的宫室,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私自收缴秦人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宗罪。(又)强横地杀掉秦的降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宗罪。在新安用诡计坑杀秦军子弟二十万,把他们的将领封了王,(这是你的)第六宗罪。……项羽(你)暗中派人在江南弑杀义帝怀王,(这是你的)第九宗罪。(你)作为臣子却杀害主人,残杀已投降的俘虏,处理政事不公平,主持盟约(却)不守信用,被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又算是你的)第十宗罪。我率领正义之师跟从诸侯诛杀(你这个)凶恶的危害人民的家伙,让受过刑的罪人就能杀掉(你)项羽,何苦竟与您(单独)挑战呢?”项羽大怒,俯身用弩射中汉王。汉王胸部受伤,却摸着脚叫道:“敌人射中我的脚指了!”汉王因创伤卧病,张良执意请汉王起身行走慰劳军队,来安定士卒,不要让楚军乘机取胜。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

(汉王)病愈后,向西入关到栎阳,慰问当地父老,摆酒招待,砍了塞王司马欣的脑袋挂在栎阳街市上示众。停留四天后又去军营,在广武驻军。关中的__又渐渐出动(袭击楚军)。这时,彭越率领__驻扎在梁地,往来困扰楚军,断绝楚军粮食供应。田横也前往参与。项羽屡次攻击彭越等人,齐王韩信又前来袭击楚军。项羽害怕了,就与汉王立约,把天下(疆土)从中间分开,鸿沟以西,疆土割给汉,鸿沟以东面,疆土割给楚。项王把汉王的父母妻子归还给汉王,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分离而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十罪。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至固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取材于《史记·高祖本纪》)

15.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壮军旅 苦:以……为苦

B.病甚,因人成皋 驰:骑马奔跑

C.斩首八万,遂定楚地 略:大致,差不多

D.汉王项羽十罪 数:一一列举

16.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B.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C.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D.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毂城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军与楚军相持很久,士兵产生了厌战的情绪,于是刘邦和项羽约定在广武涧谈判。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却历数了项羽十条罪状。。

B.项羽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部。刘邦为了迷惑对方,却按着脚说”这个强盗射中了我的脚趾”。

C.项羽和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后,马上把兵撤走了。而刘邦却没有遵守约定,继续进兵追击项羽,还联合其他诸侯军队共同进击楚军。

D.在垓下决战时,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也认为被围,于是匆忙逃走,楚军因此崩溃。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课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15.C

16.D

17.B

18.(1)张良硬是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__,以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2)如果您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解析】

15.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理解应结合上下文,本句“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大意理解是“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可见这里的“略”是“掠夺,夺取”之意。

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要先确定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刘邦就率领诸候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刘邦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了毂城”。断句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鲁”名词主语之前,“遂”介词之前应断开。这样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

17.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羽非常生气,趁刘邦不注意,抽出暗藏的弓箭”理解不准。文章表述不是项羽抽出暗藏的弓箭射的刘邦,是暗中埋伏好的弓箭手射的。

18.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涉及的考点有“强”,强迫;“劳”,慰劳;“安”,安定;“乘胜于汉”,乘着胜利压过汉军。“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使者;“以为”,把它当做。以上考点都是古今异义词。“共”通“供”。

参考译文:

楚汉两军相持很久,胜负未决,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行军作战,老弱者由于运送粮响疲惫不堪,刘邦和项羽隔着广武涧对话,项羽要跟刘邦单独决一雌雄,刘邦列举了项羽的十条罪状,项羽十分恼怒,让预先埋伏好的弓箭手开弓,一箭射中了刘邦。刘邦伤的是胸部,却按着脚说:“这个强盗射中了我的脚趾!”刘邦因受了箭伤而病倒了,张良硬是请他起来出去巡行,慰劳__,以便稳定军心,不让楚军占胜利的威势压过汉军。刘邦出去巡视军营,病情加重,立即赶回了成皋。

项羽跟刘邦约定,平分天下,鸿沟以西的地方划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划归楚。项羽撤兵东走。刘邦也想率军西回,采纳张良、张平的计策,于是进兵追赶项羽,一直追到阳夏南面才让__驻扎下来,和齐王韩信、建成候彭越约定日期会合,共同攻击楚军。刘邦到达固陵,韩信、彭越却没有来会合。楚军迎击汉军,把汉军打得大败。

汉王五年(前202),刘邦和诸候军共同进攻楚军,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刘邦派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一直追到东城,整个战役杀了八万楚兵,终于攻占平定了楚地。只有鲁县人还为项羽坚守,刘邦就率领诸候军北上,把项羽的头给鲁县的父老们看,鲁人这才投降。于是,刘邦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羽葬在了毂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取材于《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郡,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 B.主约不信 信:相信

C.存问父老 存:问候 D.项羽数击彭越等 数:屡次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

①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B


解析:

【小题1】B讲信用

【小题2】C①汉王与人交谈⑤非汉王所做⑥不能表现谋略

【小题3】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目的不是为了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参考译文:楚汉两军相持很久没决出胜负,青壮年困于军旅(征战),老弱疲于转运粮饷。汉王与项羽同时来到广武涧隔着水谈话。项羽打算与汉王单独挑战(以决胜负),汉王数落项羽说:“当初与项羽你一起受命于怀王,说好先进入、平定关中的人就推举他在关中称王,(而)项羽(你)背负盟约,最终在蜀汉立我为王,(这是你的)第一宗罪。项羽(你)假冒上级命令杀了卿子冠军,推重自己,(这是你的)第二宗罪。项羽(你)救赵之后,应当还军(向上级)报告,而你擅自胁迫诸侯军队入关,(这是你的)第三宗罪。怀王约定进入秦地后不要肆意践踏抢掠,而项羽(你)烧掉秦的宫室,挖了秦始皇的坟墓,私自收缴秦人的财物,(这是你的)第四宗罪。(又)强横地杀掉秦的降王子婴,(这是你的)第五宗罪。在新安用诡计坑杀秦军子弟二十万,把他们的将领封了王,(这是你的)第六宗罪。……项羽(你)暗中派人在江南弑杀义帝怀王,(这是你的)第九宗罪。(你)作为臣子却杀害主人,残杀已投降的俘虏,处理政事不公平,主持盟约(却)不守信用,被天下所不容,大逆不道,(又算是你的)第十宗罪。我率领正义之师跟从诸侯诛杀(你这个)凶恶的危害人民的家伙,让受过刑的罪人就能杀掉(你)项羽,何苦竟与您(单独)挑战呢?”项羽大怒,俯身用弩射中汉王。汉王胸部受伤,却摸着脚叫道:“敌人射中我的脚指了!”汉王因创伤卧病,张良执意请汉王起身行走慰劳军队,来安定士卒,不要让楚军乘机取胜。汉王出来在军中走了走,病得更重了,于是赶快撤军到成皋。

(汉王)病愈后,向西入关到栎阳,摆酒慰问当地父老,停留四天后又去军营,在广武驻军。关中的__又渐渐出动(袭击楚军)。这时,彭越率领__驻扎在梁地,往来困扰楚军,断绝楚军粮食供应。田横也前往参与。项羽屡次攻击彭越等人,齐王韩信又前来袭击楚军。项羽害怕了,就与汉王立约,把天下(疆土)从中间分开,鸿沟以西,疆土割给汉,鸿沟以东面,疆土割给楚。项王把汉王的父母妻子归还给汉王,军中都欢呼万岁,于是各自返回,分离而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