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请看下面一幅国家领导人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6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的内容。(3分)
(2)请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表现出来的__治国理念。不超过10字。(3分)
(1)示例:图片以__高大的形象为中心,他的右手紧紧按在一个笼子上,笼子里边是代表权力的图章,上方有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意思对即可)
(2)示例:将权力锁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装进笼子里。把权力锁起来。限制滥用国家权力。等等
【解析】
试题分析:没有紧紧抓住漫画内容,缺一点扣1分,“__”“笼子”“图章”等。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组织文字,必须围绕治国理念,不能超过一句话。本题的综合性较强,既考查了考生对漫画的概括分析能力,又考查了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做此类题,考生一定要细心、耐心,审好题。概括漫画内容一定要全,概括的过程要按顺序来,免得遗漏;介绍过程要有重点,尤其是反映画面主题的点要详细介绍,最后,组织文字要兼顾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 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答题。(6分)

(1)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3分)
(2)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你想对“你们”提出什么建议?(3分)
(1)反映了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处,人们在聚会场合总是低着头玩手机,而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
抬起你的头吧,别被手机“侵蚀”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淡漠了亲情。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题。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幽默、诙谐的画面,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漫画题解答的步骤:第一步: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 命题的角度有画面描述、寓意概括、拟写标题和抒写启示等方面。 第二步:读画面,把握漫画内容。 漫画内容包括画面中的人、物、景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三步:读画意,揣摩漫画意图。 根据漫画的细节与变化,结合漫画的夸张之处,联系现实琢磨其弦外之音,揣摩作者创作的动机。漫画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三部分: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这幅漫画由两部分组成:注释(文字)和主体。观察漫画特别要关注的有三点:标题、文字、夸张的部分。这幅漫画的关键就在两处文字部分“家庭聚会”和“你们就和手机过吧”,然后联系现实,因为反映的往往是普遍现象。这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就是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忙于玩手机,因而忽略了交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右面的图表是有关机构对某市不同年龄段亚健康人群的调查。请根据图表,分别概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种亚健康类型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6分)

(1)躯体亚健康:
(2)心理亚健康:
(3)社会适应亚健康:
(1)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平稳上升的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2)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缓慢下降趋势。(年龄越大,发生率越低)(3)中间(31—50岁)年龄段发生率略高,之前或之后的都相对较低。(6分。写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读懂图表意思,特别注意其中数目变化的趋势,注意其中最大和最小的数字所代表的内容,等等。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40 字以内。(4分)

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等字来看,小篆以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画面的要素及变化来分析,横向看不难看出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由繁到简,越来越简单好写,再具体的看每一个字,会发现小篆及之前的字跟图画有关,象形强,笔画也多,也就是说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象形程度逐步减弱,总结出特点后,还得进一步的分析,可以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变化,如“鱼”“马”“车”等。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23.下面是一幅题为“大山里的孩子”的摄影作品。请仔细观察,然后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述。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5分)

一位大山里的农家少年,正透过斑驳的房墙上的破洞向下张望, 他那张灿烂的笑脸像开在破壁上的一朵鲜花。房檐下的一排玉米好像也在欣赏这有趣的情景。(5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题,描述画面时,要把画面里的所有要素描述全面,描述时,可结合着题干“大山里的孩子”,运用恰当的比喻或比拟等修辞手法将画面生动形象的描述出来。画面要素:农家少年、玉米、房檐、破洞、笑脸。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8.下面是两个徽标图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5分)

① ②
图案①是杂志《读者》的徽标,根据你的理解,阐述《读者》杂志“小蜜蜂”徽标的寓意。(3分)
请仔细观察两个徽标,分别说出他们的突出特点。(2分)
(1)徽标既指《读者》杂志愿像辛勤的蜜蜂采蜜一样,采集天下的美文佳作奉献给读者,(2分)又指读者就像一只只蜜蜂,不断从《读者》中撷取人生智慧和精神营养去酿造甜蜜生活。(1分)
(2)徽标①采用静态的对称设计(平面设计),富有装饰性;(1分)徽标②采用不对称的设计(有立体效果),更具有动态感。(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这类题目的题型有(1)编拟广告型,(2)揭示寓意型,(3)画面描述型,(4)看图仿写型,(5)据图想象型,(6)一图多题型。根据素材来看是徽标类的题目,第一小题是考查寓意,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第二小题是考查徽标的特点,主要是外形的特点。要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地点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4分)

(图画中的文字为:孩子们都忙……)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2分)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② 。(2分)
主持人: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②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题,可先对文段内容整体感知,结合着漫画的标题及内容,根据画意和对话前后的内容组织答案。“嘉宾”说的话要根据“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拟写,“主诗人”说的话要根据“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拟写。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春天来了放风筝》,回答问题。(6分)

2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
22.这幅漫画有何寓意?(3分)
21.城市里面,所有空间都被占用了,孩子连玩耍场地都没有。春天来了,面对林立的水泥碉堡,孩子只有爬高楼放风筝。(3分)
22.正面:孩子在现代文明中失去放风筝的自由地带,人类在文明的演进中失去心灵的自由栖息。
反面:无论物质世界如何挤压,我们都要放飞心灵的风筝,给心灵一片自由的天空。(答任何一面即可给分)(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图文转换的题,要将漫画中的所有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概述出来。这幅漫画中许多楼房林立,拥挤在一起,一个孩子在楼房顶放风筝。在简述时,可联系拥挤的楼房、孩子、风筝进行联想并组织答案。这幅漫画的寓意,要根据漫画内容展开联想,联系现实,从正面给人的警醒和反面在心灵上的自由两个角度来组织答案。
考点: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20.仿照示例,为学校文学期刊拟一个刊物名并说明理由。(5分)
刊物名:《水滴》
理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水滴有坚韧执著的力量,水滴有不畏艰辛的精神,水滴以柔克刚,彰显文学感染人心的力量。
刊物名: 。(1分)
理由: 。(4分)
刊物名:《新叶》(1分)
理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叶显示勃勃的生机,新叶蕴藏旺盛的活力。新叶嫩绿,透露文学的活力和美丽。(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的表达能力。由例句可知,刊物名要有深意或喻意。例如,新叶、沙砾等;理由:先引刊物名出处,再说明选择这一词语的用意。在表达这一词语的用意时,在句式上,可采用“XX…,XX…,XX…,……。”的结构模式。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欣赏下面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5分)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要求30字以内。(3分)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
(1)①缸内鱼:哎,好幸运,甩出去的是它,不是我。②缸外鱼:我的重量太轻了,要不,也不会是这样的下场。
(2)寓意:生活需要平衡;不平衡死路一条,平衡产生和谐。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漫画题。漫画题的题型主要以下几种:描述漫画内容,拟漫画的标题,品漫画的寓意。首先仔细观察画面,读懂画面内容:两条鱼在鱼缸里玩跷跷板,一条鱼被甩出缸外,一里一外的两条鱼肯定有不同的心理。第一问,内心独白属于心理描写,应根据两条鱼不同的位置、空间环境和遭遇、处境等,设身处地地揣摩鱼的心理。第二问,寓意的概括要在读懂漫画内容的基础上,联系标题“玩大了”,并结合生活,由表及里,由画面到生活,进行思考,挖掘出漫画蕴含的深刻哲理,最后概括寓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