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1)给图表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2分)

□□□□□□□□□□□□□□□□□□□□□□□□□

(2)根据图表数据,得出相关结论。(不超过40字)(3分)

□□□□□□□□□□□□□□□□□□□□□□□□□□□□□□□□□□□□□□□□

7.(5分)

(1)示例:2013-2014年浙江省与全国图书报刊及综合阅读率比较

(2)①浙江报刊及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水平;②图书阅读率低于全国水平;③浙江人要重视图书阅读。

17.下图是资源回收的标志,试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不超过75字。(6分)

答:

17.(1) 由四个向内的箭头和四个向外的箭头组成,与汉字“回”相似。(2) 这个标志强调人人参与(强调人人动手) , 包含要回收那些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的意思。(3)很好地宣传了环保的意义。(每点2分)

17.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17、答案: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1分):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2分);再通过制定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2分)。

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 做事要脚踏实地方能成功

B. 要学会突破自我,迎接挑战

C.要灵活变通,不要生搬硬套

D.成功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图表转述能力,能力层级为E。

【试题解析】本题中的漫画主体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嘴衔石头的乌鸦,一个是插着吸管的杯子,综合图片的信息应该是乌鸦无视吸管,凭着经验,还是把石头投进杯子里准备喝水。故此选C。

17.下面是某商业网站对本网站用户行为分析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17.本网站对用户行为可从黏性、活跃、产出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黏性关注用户对网站的访问频率和访问间隔时间;活跃关注用户访问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长和平均访问页面数;产出关注用户访问网站所产生的订单数和客单价。(总述2分,展开论述答出一点1分,语句通畅、连贯1分。)

18.下面是某机构调查得出的“春节不同年龄段网购人数比例对照表”。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横线上,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分)

春节不同年龄段网购人数比例

20-30岁

85%

31-40岁

76%

41-50岁

58%

总计

73%

从上面表格中可以看出, A.

但即便是41-50岁的被访者,考虑网购的比例也达到了近六成。这表明: B.

18、A.随着年龄段的增高,选择网购的人的比例不断降低(或呈下降趋势)。(2分。或者答为“随着年龄段的降低,选择网购的人的比例不断增加”等也可)

B.网购也成为了中年人重要(或主要)购物方式。(2分。关键点:网购、中年人、重要方式等)

22.下面是某校中学生开展的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的调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标书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60个字。(4分)






22、本次“住宅区的命名”调查对象拟定为古代和现代,从而进行对比,调查通过网络查询、书籍翻阅、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对象1分,形式1分,表述准确1分,归属准确1分;没有“住宅区的命名”“古代”“现代”“网络”“书籍”“调查问卷”任一词扣1分,超出字数扣1分。意思对即可。)

22.下面是某校中学生开展的以“住宅区的命名”为题进行的调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标书准确,语意连贯,不超过60个字。(4分)






22、本次“住宅区的命名”调查对象拟定为古代和现代,从而进行对比,调查通过网络查询、书籍翻阅、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对象1分,形式1分,表述准确1分,归属准确1分;没有“住宅区的命名”“古代”“现代”“网络”“书籍”“调查问卷”任一词扣1分,超出字数扣1分。意思对即可。)

17.下面是一组预计世界人口数量的数字,请根据表格内容,用“未来”“爆炸”“解决”“计划”这几个词描述所列现象并提出应对措施。(要求语句连贯,不超过50字。)(4分)

10万年前 300年前 1987年 1999年 2025年 2095年

320万 5.4亿 50亿 60亿约 90亿约 102亿

17.【答案示例】未来世界人口将出现大爆炸,地球承受的压力是空前的。(1分)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人类要计划生育。(1分)(意思对即可)

17.下图是资源回收的标志,试简要介绍这个标志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不超过75字。(6分)

答:

17.(1) 由四个向内的箭头和四个向外的箭头组成,与汉字“回”相似。(2) 这个标志强调人人参与(强调人人动手) , 包含要回收那些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的意思。(3)很好地宣传了环保的意义。(每点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