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亦能以富贵下士乎”中,“下”之义为()

A:低下 B:在下 C:下等 D:轻视

下列句中的“其”未作语气副词的是()

A:吾疾其遂瘳矣乎 B: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 C:凡吾侪同有性命之虑者,其勿忽于是焉 D: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

“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这句话的主要观点是()

A:不要“重男轻女” B:不要怠慢女孩 C:优待女孩 D:女孩可以适当怠慢

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 (1)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 下来的样子。 (2)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 过,神经紧张得很。 (3)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 。 (4)老年、青年、孩子们,一群群 向那青青山坡。

A:滴落 安静 轻视 涌 B:坠落 宁静 蔑视 奔 C:滴落 安静 蔑视 涌 D:坠落 宁静 轻视 奔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就则利 砺:磨砺 B:高祖为亭长,素诸吏 易:轻视 C: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难道 D:夺其军,四千余人 可:大约

解释语句中“乎”的含义与用法。

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C: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 D:嗟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 E.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F.等死,死国可乎? G.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H.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I.其皆出于此乎? J.吾尝疑乎是 K.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L.不牵乎卑辞之话,不夺乎众多之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20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5.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保无疆之 (休:休养生息) B.虽之以严刑(董:使……明白)

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危:危险) D.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简:削简)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

A.无因喜谬赏 贾余庆等祈请使诣北

B.欲流远者,必浚其泉源 岂其取易而守之难乎

C.奔车朽索,可忽乎 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D.貌恭不心服 根不固求木之长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役聪明之耳目

18.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大王来何操 C.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D.震之以威怒

1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分)

(1) 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2分)

(2)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B

【小题5】答:(1)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

(2)(您)可以尽情享受出巡游玩的乐趣,享有神仙一样的长寿,或演奏琴瑟,或垂衣拱手,不必多说,百姓就可得到教化。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实词考查是文言文常见考点,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多个知识点,对于常见文言实词,应熟练掌握。此题考查方式与通常选出错误的一项不同,即有三个选项的解释错误。A休:美好,福祉;B董:督责;D简:选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多用法现象也较普遍,我们应该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留意和积累。D均为表转折连词。A相当连词“而”/凭借,介词;B取独/代词,它;C难道,表揣测/它的,代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识别古今异义的能力。A均指亲人。B没有依靠/精神空虚;C儿女亲家/男女婚姻;D视力和听力好/智力好。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特殊文言句式。此题主要考查倒装句式和被动句式。B与例句是宾语前置。A定语后置;C被动句;D状语后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的能力。文言翻译要读通句意,准确解释关键词句,正确处理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翻译语言尽可能做到信和达。此题是一篇议论性文本翻译,比传记类文本翻译难度大一些,但只要读懂了文本,理清了关键词句,也没有什么困难。本题关键词句:谦冲:谦虚。冲:虚。自牧:自我约束。牧:养。垂拱: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往来翕忽。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

(1)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2)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3)忳郁邑余佗傺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佁、俶、逝、杳、忳、佗、傺、溘。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名著考查(10分)

(1)“金陵十二钗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说的两个女子是

(2) 为《好了歌》作注,指出盛衰荣辱瞬息变化,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中 府、 府,这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1)薛宝钗  林黛玉(2)甄士隐  荣府  宁府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学名著的熟悉情况。答题时,要认真回忆名著内容,正确作答;同时还要把字写正确。本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钗、黛、甄、士等。

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