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搆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脾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古文今译题)

今有搆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鲧禹笑矣。(释词题)

《韩非子·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处“中古之世”是指()

A:原始人群时期 B: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C:父系氏族公社早期 D:父系氏族公社晚期

《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最早考试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是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蓝田人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任重道远 舍瑟而做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莞尔而笑 不悱不发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C: 弃甲曳兵 缘木求鱼 日出而做 日入而息 D: 法家拂士 侧隐之心 钻燧取火 鲧禹决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①。民食果蓏②蚌蛤,腥臊恶臭③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④以化腥臊,而民说⑤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⑥、禹决渎⑦。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於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於当今之世者⑩,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脩古⑧,不法常可⑨,论世之事⑩,因为之备⑾。

(选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

①有巢氏:和下文的“燧人氏”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②果蓏(luǒ):古代木本植物的果实叫果,草本植物的果实叫蓏。③臭(xiù):气味。④燧:古代用来取火的材料,有金属和木材两种,晴天用金燧反射太阳光来取得火种,阴天用木燧来取火。⑤说:通“悦”。⑥鲧:传说是禹的父亲。⑦渎:水道,这里指大河。《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⑧脩:习,指效法。⑨不法常可:不效法永远合适的制度和办法。可:指合适的东西。⑩论:考查,研讨。⑾为:制定。备:准备,指措施。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圣人作

(2)使王天下

(3)而鲧禹决渎

(4)然则今有美尧

鲧禹笑的原因是_______;汤武笑的原因是______。作者列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论证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圣 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根据作者的观点,再举出一典故,加以说明。

【小题1】(1)出现  (2)称王  (3)开掘,疏导  (4)以……为美

【小题2】有人在夏朝还学上古时期,主张在树上架木筑巢,提倡钻木取火

  有人在商朝还像在中古时期去疏导河流

  社会的一切整治措施都要适应当时情况的特点。

【小题3】因此圣人不要求效法古代,不取法所谓永远合适的制度,而是应考查研究当今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

【小题4】如:守株待兔

  今天想要用古代帝王的政策来治理现在的人民,都属于守株待兔之类的人。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译文】

上在远古时代,人口稀少,可是禽兽却很多,人们敌不过禽兽虫蛇。这时有一位圣人出现了,他教人们架起木头搭成像鸟窝一样的住处来避免各种禽兽的伤害,因而民众人爱戴他,让他称王天下,称他有巢氏。当时民众吃野生的瓜果和河蚌、蛤蜊等水产动物,腥臭难闻而且伤害肠胃,所以人们经常生病。这时有一位圣人出现了,用钻擦木燧的方法取得火种来除去腥臭,因而民众爱戴他,让他称王天下,称他为燧人氏。在中古时代,天下洪水泛滥,因而鲧和禹疏通河道。在近古的时代,夏桀和商纣王残暴昏乱,因而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假如在夏王朝统治的那个时代还有人架起木头搭成鸟窝似的住处来居住或者钻擦木燧来取得火种,那就一定会被商汤和周武王耻笑了。这样的话,那么如果在当今这个时代还有人赞美尧、舜、商汤、周武王、夏禹的政治措施,那就一定要被新时代的圣人所耻笑了。因此圣人不要求效法古代,不取法所谓永远合适的制度,而是应考查研究当今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