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出自苏轼词【念奴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__《沁园春·雪》中“ ”是借鉴化用苏轼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名句得来的。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请回答:

   1.以上词作的作者是谁?

   2.他对词的发展有何突出贡献?

1.苏轼 

2.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对后世影响很大。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2)请概括周瑜形象。(4分)

【答案】

【小题1】“江山如画”总结上文所描绘的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1分),“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1分),也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1分),由描景过渡到写人(或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1分),非常自然。(划线处一个要点1分,答到3个要点即得满分3分)

【小题2】儒雅从容(或气度非凡)、自信洒脱(或成竹在胸,指挥若定)、年轻有为儒将(或英雄)形象。(划线处一个要点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词的下片最后一句话,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来说,“江山如画”上承前文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一时多少豪杰”,既指开头的“千古风流人物”,又指下文的周瑜。这两句,由景及人,既为下片写周瑜作铺垫,又表明了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的写作思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问诗歌的某一句或某一联在诗中的作用,回答这类题目,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考虑问题:一是诗歌的章法结构,比如绝句、律诗和词的章法结构;二是作用类的题目通常的答题思路是内容+结构,即从这两个方面来回答问题。

【小题2】试题分析:抓住词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几句话来概括即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出了周瑜是年轻有为的英雄;“羽扇纶巾”表现周瑜的儒雅;“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表现周瑜的从容、自信洒脱。

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鉴赏诗歌形象,首先要感知形象,要了解诗中写了哪些具体形象,有时还要了解这些具象合起来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再者要分析形象的特点。人物形象自会有其性格品质特点,物象和景象也都会呈现出各自的特性,鉴赏诗歌时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最后要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

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B:豪迈奔放,气势磅礴 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 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作者的词风特点是(   )

A:清新婉约     B:刚健豪放     C:通俗易懂     D:沉郁悲壮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词的创作风格是( )

A:风格委婉,感情真挚 B:豪迈奔放,气势磅礴 C:缠绵悱侧,一往情深 D:风格沉郁,悲惨凄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