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王勃《滕王阁序》中以色彩的浓淡对比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2)古人写音乐的美好,不但使人类感动,也使世间万物都感动。如苏轼《赤壁赋》中说洞箫声“____,____”;自居易说琵琶女奏毕,“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中说箜篌声传到天上,天也为其所惊“____,____”。
(3)只要虚心,生活中处处皆有老师,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___,____”,韩愈认为老师不在年龄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只要是有道者,皆可为师,正所谓“____,_____”。那么如何学习呢?要以榜样为标杆,找差距,而对于缺点不足,则要反省警惕,诚如《论语·里仁》中所言“____,_____”。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潦”“ 壑”“ 唯”“ 炼”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点,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孔子在《论语》中说:“_____ ,______ 。”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云鸟自喻,说明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要回归田园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可”“遮”“畔”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作为人臣无论出世或入世都应把老百姓与君王放在心间的两句:“ , 。”
(2)《氓》中形象地写出女主人公对恋人朝思暮想,翘首以待的句子是“ , 。”
(3)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垝垣”,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的《离骚》中“ , 。两句,借描写采摘荷花、荷叶编制衣服来表现诗人高洁的品性。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 ”写复道横越空中,曲折绵延,极言其构筑精巧。
(3)李商隐的《无题》中“ , ”两句,诗人从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对方的相思之苦。
(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复到行空,不霁何虹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芰”“霁”,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8.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运用了起兴手法写出了女子年老色衰感情也随之流逝的句子是“ , ”
(2)李煜的《虞美人》中 “ ,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 “ , ”。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本题中涉及的如“其黄而陨、雕栏玉砌、俱欢颜”都是要特别注意的。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6)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雍也》)
(8)良辰美景奈何天, 。(汤显祖《牡丹亭》)
(1)陟罚臧否
(2)千里共婵娟
(3)辩乎荣辱之境
(4)吾尝终日而思矣
(5)渚清沙白鸟飞回
(6)渺沧海之一粟
(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赏心乐事谁家院。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本题中,“臧”容易误写成“藏”;“婵娟”易误写为“蝉鹃”;“辩”易误写为“辨”;“渺沧海”三个字仲“沧海”易误写为“苍海”。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2) 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 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 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 夙兴夜寐,____________。(《诗经·氓》)
(7) __________________,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8) 东隅已逝,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1)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 挟飞仙以遨游
(3) 梦啼妆泪红阑干
(4)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5) 无边落木萧萧下
(6) 靡有朝矣
(7) 不患寡而患不均
(8) 桑榆非晚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本题中,“覆”容易误写成“复”;“挟”易误写为“携”;“阑”易误写为“栏”;“鉴”易误写为“签”;“萧萧”易误写为“潇”。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月明星稀,_______ 。(曹操《短歌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 。(李白《蜀道难》)
(4)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 ,晦明变化中,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6)_______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7)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8)_______ ,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卜居》)
(1)辩乎荣辱之境
(2)乌鹊南飞
(3)猿猱欲度愁攀援
(4)唯见江心秋月白
(5)云归而岩穴暝
(6)挟飞仙以遨游
(7)弓如霹雳弦惊
(8)黄钟毁弃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猱”、“辩”“唯”“霹雳”容易写错。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4)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5)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6)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7) ,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⑶恐年岁之不吾与
⑷君子不齿
⑸便引诗情到碧霄
⑹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⑺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4.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2)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5)清荣峻茂, 。(郦道元《三峡》)
(6)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7)防民之口, 。(《国语·周语上》)
(8)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
(1)辨乎荣辱之境
(2)扪参历井仰胁息
(3)术业有专攻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良多趣味
(6)在水之湄
(7)甚于防川
(8)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一般性默写,难度不大,默写时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辨”“扪”“辩”“湄”“川”“善”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