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
2012年6月18日,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顺利完成,3名中国航天员从神舟九号“走入天宫”,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的空间实验舱中“留下脚步”.为解决航天员的呼吸问题,天宫一号实验舱中应能提供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
2008年9月27日16:35 ,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七”舱门,开始出舱活动(如图7),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留下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宇航员的信息是以 的形式传回地球的。小英在描述图片时,提到“五星红旗迎风飘展”,请你判断她的描述是否正确,原因是 。

电磁波 不正确,太空中是真空,红旗不可能迎风飘
2008年9月27日16:35 ,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七”舱门,开始出舱活动(如图),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留下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是我国高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宇航员的信息是以 的形式传回地球的,这种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其频率越高,波长越 (选填“长”或“短”) 。

电磁波 短
2007年10月24日18点零5分,_________卫星发射升空,他带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梦想飞向月球,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崭新的跨越。
A:嫦娥一号 B:嫦娥二号 C:神舟七号 D:月亮女神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____________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A:贝时璋 B:季羡林 C:吕正操 D:钱学森
当中国航天员翟志刚从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缓慢而坚定地迈向太空的一刹那,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就此诞生。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是( )
A:钱学森 B:钱三强 C:邓稼先 D:李四光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自此,中国大步迈入空间站时代。与美、俄等航天强国相比,中国是航天领域的后来者,中国航天人清楚,要超越自己,赶上发达国家的航天技术,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勇于探索,不畏风险”是中国航天人面对困难和风险的态度,中国航天人也因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航天工作者的探索与创新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是怎样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广大科技工作者认识到了我国航天事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挥主动性大胆探索和创新,从而使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中国航天人发扬“勇于探索,不畏风险”的精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限定明确,结合材料,回归教材,调用相关知识组织答案即可。
【备注】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高考选择题对这两方面知识的考查都有涉及,非选择题侧重考查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试题一般以漫画、科研事例、古诗词、社会热点等为背景,考查学生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知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_________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A:钱学森 B:季羡林 C:吕正操 D:贝时璋
2008 年 9 月 25 日至 28 日.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
满成功.创下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数个第一.它们是( )。
A:航天员首次出舱“太空行走” B:释放首颗伴飞小卫星 C:首次舱外空间材料研究 D:首次应用中继试验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