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____________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解析:王杏花追问也就意味着她对事情要追究底细,寻根究底,此处要填的熟语或成语必须符合这一意义。

参考答案:打破砂锅纹(问)到底(或:刨根问底)

综合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海 豚

任何一种动物,体形小,便怕我们;体形大,则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有一个令人不解的例外――海豚。“野生”海豚不怕人类也不对其构成威胁,相反,如果有人落水了,在附近游弋的海豚还能把他救起来。它们为何喜欢我们?

也许正是因为海豚对人类的这种态度,使我们施予它们从未给过任何其他动物的东西――部分地把自己的道德规范惠及于它们:禁止猎杀海豚。令人注意的是,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不需要特别地去说服谁。这对所有的人来说很自然。如果有人对您说捕杀了一条鲨鱼,你的反应会很平静。可如果您听说有海豚被捕杀了呢?那可就不一样了!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可哪个正常人会同意吃海豚?

人类喜欢海豚。这表现在许多小事上,比方说,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第一,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第二嘛,驯兽――一种糖果加鞭子的驯化方法,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强化训练,即奖赏和惩罚。而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用正面肯定的强化方式训练。

对海豚来说,最大的惩罚是训练员突然转身离去,因为海豚喜欢嬉戏和学习。当海豚突然领会到训练员让它做什么,它会欣喜异常,跳跃、欢笑。然后,当训练员离开或在某个角落里观察它时,海豚无需任何命令,全凭自己的意愿,一次次练习刚刚学会的动作,以便第二天施展出来使人们娱悦。

海豚是唯一一种乐于与人在一处而不争自由身的动物。任何一种动物,哪怕是最驯服的,也会伺机逃脱樊笼,然后死掉,因为它们荒疏了(或者根本不会)自己获取食物的技能。而训练有素的海豚,哪怕是习惯了多年海洋馆里坐享切好的鱼肉块,也不会在大海中饿死――它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捕到鱼:海中鱼很多,而能像海豚那样游的可没有。即便是偶尔获得自由,海豚最终还会回到人那里。在黑海就发生过这样的事。在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暴风雨毁坏了几处铁围栏,撕破钢丝拉成的防鲨网。于是夜里海豚游到了大海里,而早上它们便全部回来了。

海豚为什么会救那些溺水者?它们是从哪儿知道这个徒劳地蹬腿挣扎的家伙是呼吸空气的,因此需要紧急把他送到他生长的陆地上去?那是因为它们看到我们是透明的!救助的概念根植于它们的天性中,而且由于海豚不但具有视觉,还有超声波方式的接收系统,所以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这种生物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也就是说呼吸空气!比起鱼来,海豚同与自己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更“投脾气”。

除了人类以外,与海豚“投脾气”的还有海豹。海豚也喜欢海豹,当然,程度不及喜欢人类。海豚属于顽皮的一族,它们喜欢捉弄不太聪明的海豹,像玩球一样逗弄海豹,而后者大为光火。

(《海豚与人》)

11.对第二段信息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海豚对人类的友好态度。

B.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的制定,源于人们将海豚纳入自己的道德规范。

C.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被通过,是因为海豚的味道没有鲨鱼翅鲜美。

D.禁止猎杀海豚的国际公约出台后,人类又制定了针对其他动物的类似的国际公约。

12.“世界上所有与海豚常在一起的人不叫驯兽员,而被称为训练员”,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

A.这是出于尊重并把海豚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B.海豚是唯一一种不能被惩罚的动物,只能用正面肯定的强化训练。

C.这是由于人类喜爱海豚。

D.这是因为海豚需要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

13.下列不属于海豚救那些溺水者的原因的一项是

A.救助概念植根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B.因为人类同它们一样有肺器官,需要呼吸空气。

C.因为它们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__。

D.海豚喜欢与它们内部构造相似的生物。

14.对文中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并非只有在听说海豚被捕杀时,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静。

B.海豚自觉地训练源于它喜欢嬉戏和学习。

C.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的海豚游回来的原因是它们荒疏了自己获得食物的技巧。

D.海豚喜欢人类的程度超过喜欢海豹。

11.解析:A项结合第二段准确理解此段第一句中“这种态度”,即可判断;B项根据第二段第一句后半部分可判断;D项由“当通过此类国际公约时”可知这种公约并非这一个。文中说“用鲨鱼翅烧汤自然是珍馐美味”,并不能说明海豚的味道不佳,故C项错。

答案:C

12.解析:“用奖赏和惩罚的方式进行训练”是驯兽的方法,海豚不需要,它只需“奖赏”。故D项错。

答案:D

13.解析:文中说“它们可以像超声波仪透视产妇那样来‘透视’我们”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并非真“具有透视产妇的超生波__”。故C项错。

答案:C

14.解析:“荒疏了自己获得食物的技巧”的是其他一般动物,而不是卡扎奇的军用海豚馆里训练有素的海豚。故C项错。

答案: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离窠外出寻找花蜜的单个蜜蜂(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南偏东南七百米,有苜蓿――注意根据太阳偏转调整方向。”)仍然是如同有细丝系住一样属于蜂窠的一部分。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看上去就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离远一点看,它们像是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一排排对称多边形晶体。分群的时刻来到,老蜂王打算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而去,这时的景象就像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它们自动分成几乎一点不差的两部分,一半跟着要离去的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于是,像一个卵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

7.从文段中提取要点,并概括文段主旨。

8.如何理解蜜蜂“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请根据文本选段举例说明。

9.分析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10.本文语言形象生动,选文部分也能体现这一特点。请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并加以体会。

7.解析:解答本题时要先分析句子的层次,然后抽取主干,连缀而成。

参考答案:要点:单个蜜蜂是一个体动物;工蜂在营建蜂窠的时候,像胚细胞在构成一片发育中的组织,又像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的多边形晶体;分群时,像一个卵细胞分裂一样。主旨:蜜蜂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8.解析:要分别回答“是动物的组织”“是细胞或细胞器”的含意。

参考答案:说蜜蜂“是动物的组织”,因为单个蜜蜂离窠外出寻找花蜜时,它也不是独立的,它要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行动,仍然是如同有细丝系住一样属于蜂窠的一部分。说蜜蜂“是细胞或细胞器”,因为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像细胞器;蜜蜂分群时,一半跟着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像一个卵子(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一样,因而像细胞。

9.解析:画线句子显然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此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蜜蜂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的特点。

10.解析:此题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如“根据一个跳舞的小蜂给它的指令:‘去南偏东南七百米,有苜蓿――注意根据太阳偏转调整方向。’”“分群的时刻来到,老蜂王打算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而去,这时的景象就像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等。

依次填入下面一句话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当它们________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______________过平地,__________过高墙,_____________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A:观察 越 绕 翻 B:觉察 越 绕 翻 C:观察 越 翻 绕 D:觉察 越 翻 绕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B: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C: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D: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应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它们(蚂蚁)觉察到远方的食物时,于是,长长的队伍像触角一样伸出来,越过平地、翻过高墙、绕过巨石,去把食物搬回来。 B:它们(蜜蜂)自动分成几乎一点不差的两部分:一半跟着要离去的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于是,像一个卵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 C: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笼罩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__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________了各种反战示威。②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许多人耳熟能详;至于他与东南大学的一段________,却知者不多。③“非典”期间,对防范不力的官员首开问责先河,没尽到责任的即行罢免,________保证了防治措施的严格贯彻,________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A:暴发 因缘 既/还 B:爆发 姻缘 既/还 C:暴发 姻缘 不仅/还 D:爆发 因缘 不仅/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蜜蜂同时过着几种生活: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B:虽然我们无论如何也是所有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赖,联系更密切,行为上更不可分,我们却并不经常感到我们的联合智慧。 C:它们既是一些个体,做着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还想着明天,同时又是蚁冢,蚁穴,蜂窠这些扭动着,思考着的庞大动物体中细胞样的成分。 D:齐曼在近期《自然》杂志上著文指出,“发明一种机制,把科学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片段的知识系统地公布于世,一定算得上现代科学史上的关键性事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