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成立。 / 仆窃不逊,近自托无能之辞 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俗人言也。 C:久,能以足音辨人 / 臣进退,实为狼狈 D:及至是,言不辱者 / 谨拜表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天之苍苍,正色邪 则负大舟也无力 B: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有所不得已也 C: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D: 及其所既倦 师道不传也久矣

9.选出加横线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①臣险衅 ②垣墙周庭,当南日 B: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一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C:①臣进退,实为狼狈 ②吾家读书久不效,儿成,则可待乎! D:①州司临门,急星火 ②室西连中闺

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恨私心有所不尽 B: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 C: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D: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以险衅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具以表闻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被发左衽矣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B: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C: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告诸往而知来者 D: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2.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C: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8.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成立。 / 仆窃不逊,近自托无能之辞 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俗人言也。 C:久,能以足音辨人 / 臣进退,实为狼狈 D:及至是,言不辱者 / 谨拜表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仰之弥高, ,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2) ,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3)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5))世人皆浊, ?举世皆醉,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渔父》)

23.名句填空

(1)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

(2)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3)三顾频烦天下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

(4)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5)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评分参考:每句得1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每空1分。)

19.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论语》)

20.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21.凄凄切切,号呼愤发。 。(欧阳修《秋声赋》)

22.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

23.世人皆浊, ?举世皆醉,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渔父》)

【答案】

19.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20.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21.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22.昨夜西风凋碧树;山长水阔知何处?

23.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要注意“勿”的字形;小题2注意“缛、葱、茏”三个字的字形;小题3注意“蠡、滨”的字形;小题4注意“凋”字的形旁;小题5注意“淈、歠、醨”三字的写法。平时复习应强化名篇名句的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