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明其作用。
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其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是个酒色之徒。这两件事为宝玉这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定位及小说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解析】
试题分析:《红楼梦》是高考文科必读篇目。简述事件要抓住具体的人物,模式为:何人做何事。取名抓周3分,作用2分.
考点:名著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B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黛玉进贾府,看到贾府处处与其他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这反应了黛玉寄人篱下,心地孤傲,小心谨慎的特点。(《红楼梦》) B:佩葛蒂先生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莉和海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大卫•科波菲尔》) C:高老太爷死后,陈姨太无端以“助产条件太差”为由,不许瑞珏在家生小孩。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难产死去。(《家》) D:堂吉诃德爱读骑士小说,满脑子都是魔术、比武、打仗、恋爱、痛苦等荒诞无稽的故事。他又十分迂腐,认为书上所写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于是,他想入非非,要去做个游侠骑士。(《堂吉诃德》)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又叫《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小说正面描写了人民群众的__斗争,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 B: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一部很有趣味的骑士小说,小说主人公堂吉诃德的游侠冒险行为非常滑稽,作品充满荒诞的喜剧性和能催人“含泪的笑”的悲剧性。 C:“推敲”一词源于韩愈为贾岛改诗的故事,后人用“推敲”来指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学富五车”源于《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才高八斗”中的“八斗”借指三国时富有文才的曹植。 D: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2014年为农历甲午年,依次类推,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2015年为农历乙未年。
21.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 “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选段中的“奇士”是谁?刘备是如何请出这位“奇士”?请简述相关情节。(5分)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今探知故主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义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惟照察。其有余恩未报,愿以俟之异日。”(《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
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写信人最后是如何践诺的?请简述相关情节。(5分)
“奇士”是诸葛亮(1分)。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便带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1分)。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1分)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刘备留信表敬慕之情。(1分)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1分)
(1)关羽写给曹操(写信人、收信人顺序颠倒为错)。(2分)赤壁之战时,关羽立下军令状,守华容道。(1分)曹操果然败走华容道,亲自向关羽求情,关羽陷入理性与情义的矛盾之中。(1分)几番犹豫之后,关羽选择了“义”,放走曹操,践行了此前的“报余恩”的诺言。(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重点人物事件的把握。诸葛亮和关羽都是《三国》中的常考人物。对于这类人物,学生要记住他们的代表性事件。第一小问已经给出了提示,“刘备是如何请出这位‘奇士’”,在《三国》中最有名的自然是“三顾茅庐”。在简述情节的时候要注意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第二小问考的是关羽性格中的“义”的方面,华容道义释曹操。
考点: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名著名篇阅读B
8.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全力保护刘备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B:群英会上周瑜巧设反间计。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佯装酒醉酣睡,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的情节给蒋干看,使蒋干对书信内容信以为真。(《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C:诸葛亮随鲁肃来到东吴,面对张昭等群儒的挑衅问难,诸葛亮以刘备的大仁大义,苏秦、张仪的匡扶人国之谋,忠孝为立身之本,儒有君子小人之别等予以驳斥。诸葛亮还用激将法,使孙权同意联合抗曹。(《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D: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着一队士兵向曹军冲杀。曹操大败,为了掩饰身份,先是将所穿的红袍丢弃,后来又割断长胡子,最后扯着旗角包颈而逃,幸亏曹洪赶来拦住马超,曹操才得以脱身。(《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 E.曹操与袁术大战时,由于粮食不足,仓官建议改用小斛分发军粮,权且救一时之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来,军中纷说曹操欺骗士兵,士兵们嗟怨不已。于是曹操当机立断,令刀斧手将仓官斩首示众,军心终于稳定下来。(《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4.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蒋干为了立功,再次自告奋勇前往江东探视军情。周瑜与庞统经过密议,又一次将计就计,使蒋干引导着庞统来到曹营。徐庶见到庞统,教他用连环计。庞统借机向曹操献了锁战船的连环计,为火攻曹操创造了条件。 B:曹操以为胜券在握,安然地大宴长江,月光下横槊赋诗。谋士们一再提醒防范吴军火攻,曹操皆不以为意,以为东吴缺少火攻所必需的东南风。 C:周瑜见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孔明说要为他借东风,周瑜高兴地筑起了“七星坛”,然后把各路军马调度停当,等候东风吹起。为了躲避周瑜的加害,东风一起,孔明便在赵云的接应下回到了夏口,然后布置人马待时截击曹操。 D:曹操看出黄盖的粮船有诈,赶紧逃跑。伴随大风刮起,黄盖带领诈降船只,乘机放起火来,火船顺风而下,曹军战船顿时一片火海,阵营大乱。大火借着风势,一直烧到岸上的大营,曹军全面溃败。曹操被张辽救上小船,得以逃脱,此时军营、战船火焰腾空,曹军大势已去。 E.曹操急率人马撤退,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淝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彝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华容道遇关公,关羽念及旧情,放过曹操。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20.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依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一句话未了,忽见一个老婆子忙忙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
金钏儿因何投井自尽?她死后,王夫人和宝钗对此作何反应?请简述。
21.阅读下面《欧也妮· 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客人散尽之后,欧也妮声音激动地说道:“所长,我知道你喜欢我的是什么。……我不应对你隐瞒,先生,我心里有一股熄灭不了的感情。……可是你得帮我一次大忙,才能得到我的婚约和产业。”
引文中的“所长”是谁?欧也妮让他帮忙的是什么事?请简述。
选( )
20.①金钏儿因王夫人认为她与宝玉调笑,被赶出贾府,②含羞赌气投井自尽。③她死后,王夫人心里不安,④给了银子让她家处理后事;⑤宝钗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儿是自己失足落井而死。(5分,每点1分)
21.特· 篷风。(1分)答题要点:①欧也妮要他赶到巴黎,连本带息清偿叔父的债务,②把收据和借券交给查理,③当面转交一封表达祝福的亲笔信,④交还查理寄存的梳妆匣。(4分,每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注意答题时,要忠于原名著《红楼梦》《欧也妮· 葛朗台》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简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17.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 5 分)
(1)曹操借谁的宝刀刺杀董卓,又为什么向董卓献刀?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
(2)赵云重现长坂坡的风范,刘备为何赞扬“子龙浑身是胆”?请简述这一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名著导读。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填空题 (6分)
(1)“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是对__________的概括?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豫州’当是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其中的“豫州”是_______ “卧龙”是__________本诗写的____________情节.
煮酒论英雄 曹操 刘备 豫州:刘备;卧龙:诸葛亮。三顾茅庐
【解析】
试题分析:豫州是地名,刘备是豫州牧,再加上古代人的称呼有称官阶名的习惯,因此刘备就被称为刘豫州;卧龙是诸葛亮的别号。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下面选段中黛玉的话是在奚落谁?请简述“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这一情节始末。(5分)
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边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第8回)
(5分)(1)宝玉。(2)宝钗劝宝玉不喝冷酒,宝玉听从,命人暖来再喝。②正巧紫娟叫雪雁送小火炉给黛玉, 黛玉便对雪雁说了这话。③宝玉知黛玉借此奚落他,只是嘻笑;④宝钗知黛玉如此惯了,不去睬她。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本题节选自曹雪芹的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故事内容,要结合着林黛玉、贾宝玉、雪雁等人物形象陈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