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
A:射 B:御 C:礼 D:武
5.结合所学内容,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心归去》里,韩少功提出一个非常别致的观点:“只有艰辛劳动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这句话选自《肖邦故园》。 C:《江南的冬景》描写江南冬天的美丽景色,呼吁大家要保护环境,和自然融洽相处。 D:《沁园春·长沙》上片描写了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的秋天景色,下片则是由眼前之景,描写了对过去青少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6.文化文学常识填空
(1)我国第一位 (题材)诗人是 (朝代)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让人赞叹。
(2)“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其中,“四书”即《论语》《孟子》 和 。
(3)古代表示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年龄称 ,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年龄称总角,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少女的年龄称 ,百岁可以称为期颐。
(4)马丁·路德·金的政治主张的核心是 ,他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5)苏轼,字 ,书法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 、 并称“宋四家”。
(6)《兰亭集序》作者是 ,该文的文体为序,放在卷首;放在卷尾的叫做 。
(1)田园 东晋
(2)《中庸》《大学》
(3)垂髫 豆蔻
(4)非暴力主义
(5)子瞻 米芾 蔡襄
(6)王羲之 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考生要对一些基础的文化常识要熟记于心,还需注意的是,不要写错别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
5.下列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是西汉刘向搜集屈原及汉代宋玉等作家的作品整理而成。 B:《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曾归纳为“赋、比、兴”。鲍照的《拟行路难》中“泻 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一句就采用了“赋”的手法。 C: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诗歌发展到唐代,体制最为完备。有古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律诗(如杜 甫的《春望》)、绝句(如王维的《鹿柴》)等。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戴望舒,中国现代象征派的代表。因其《雨巷》一诗声名鹊起,因此又被称作“雨巷诗人”。他的诗集主要有《我的记忆》、《望舒草》和《灾难的岁月》等。 B: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著作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名作有《再别康桥》。 C:__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伟人,是“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的诗人。他字润之,笔名子任。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书法家。 D: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词牌,是词的格式的总称。不同词牌的字数、格式、韵律均有不同的限制,所以,词牌决定了词的内容。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集,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称其为“五言之冠冕”。
C.苏轼被贬至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之战”古战场,同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我们学习的就是苏轼更为有名的《后赤壁赋》。
D.《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C项“黄州城外的‘赤壁之战’古战场”错误,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苏轼游览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苏轼当时写了两篇赋,后人习惯把前一赋称为《前赤壁赋》,后一赋称为《后赤壁赋》,我们学习的是苏轼更为有名的《前赤壁赋》。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比如本题的C项,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如不注意课文的注释和教师的讲解,可能就会误选。
7.根据下列相关提示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4分 )
⑴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评委会称她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纪念碑”。她在生活中的职业是 。
⑵中国作家刘兹欣凭科幻小说《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 奖。
⑶《活着》是中国作家 的小说,他写过《十八岁出门远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
⑷台湾作家齐邦媛的作品《 》描写的是家族从东北到台湾的变迁,反映的是两代中国人的苦难。这本书的繁体版腰封上有一句话:读了这本书,你终于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知识分子。
7.(4分)⑴记者 ⑵雨果 ⑶余华 ⑷巨流河(《巨流河》) (一题1分,共4分)
26.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①1978年起,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始连载散文,后编辑成《 》一书,这个集子被认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②《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依孔子修订的鲁史《 》的顺序所作。
③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高中文本《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其杂文集《 》。
①随想录②编年体 春秋 ③华盖集续编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巴金在__后撰写的《随想录》,内容朴实、感情真挚,充满着作者的忏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新法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__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识记”是对能力的要求,要求考生能够记住而且不能写错字。“重要作家”及“代表作”,意味着一般的或那些尚有争议的作家作品,不会列入考题。识记重点为教材及其注释中出现的文学常识。“文学体裁”,主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常见的文体。除此之外,要对古代有关文体知识如诗、词、曲等有一定的了解。如该题中涉及到对文学作品的考核。
25.“老贝尔曼”是 作品中的主人公。这部作品的作者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其另有代表作 等。他和 (国家)的 、
(国家)的 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只要能将教材上所涉及到的文学及文化常识记牢,了解作品内容,那就能正确解答出题目。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4.《促织》选自 。该书代表了我国 的最高成就。“异史氏曰”中的“异史氏”是_________,这种写法是模仿_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_(书名)。
《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蒲松龄,司马迁,《史记》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这类题目,只要能将教材上所涉及到的文学及文化常识记牢,了解作品内容,那就能正确解答出题目。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