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3)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1)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丧”“亡”均是使动用法,同时为使整个句子文意通畅连贯,要添加必要的关联词,因为从句意看,是假设语气,所以加上“如果”连接更好。)
(2)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重点词“陷、夫、何以”)
解析:
略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月明星稀, 。 ,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李白《将进酒》)
(3)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解析:
熟记课文,不得有错别字,注意(2)的“馔”的书写。
18.默写
(1)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 云销雨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
(4)吾所以为此者, 。
(5)既无伯叔, , ,晚有儿息。
(6)子曰: ,则远怨矣。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2.24.名句默写
(1)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其中要注意的虚词,第一句的“之”,第二句的“以”。第一句“悟”“谏”,第二句“觞”,“眄”;第三句“鹜”需要理解记忆,是“水鸟”的意思,需要注意字形的是“觞”“酌”。所以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24 名句默写(1)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 .
(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略。参照相关资料。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默写名句(5分)
①是故无贵无贱, , , 。
(韩愈《师说》)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答案: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②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任选三个小题,6分)
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⑵ ________(体裁)《哈姆雷特》的作者是 ________。
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3.古人常有手书名人诗文名句的习惯,下列有可能发生的一项是(3分)
A:司马迁手书“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B:骆宾王手书“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C:温庭筠手书“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D:归有光手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