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中“红药”是指()。
A:芍药 B:牡丹 C:美女 D:红梅
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浣溪沙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注:王安石政治上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该词作于此期间。
17.请结合词的上片具体分析作者归隐后的境况。(3分)
答:
18.“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
【答案】
17.词人所居庭院长满了青苔,门前铺满了洁白的沙子,婉转的小溪流淌着,主人喜欢悠闲的日子,很少出门,家中也少有人来访。表现词人政治上失意之后归隐生活的冷清寂寞。
18.①都写出花儿独自开放、凋谢无人欣赏的寂寞。②都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以人的思想情感,新颖别致。都以反问的语气强化出深沉的意蕴。
【解析】
17.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境况”一词,境况,意状况(多指经济方面的)。因此,本题是要分析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况。
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鉴赏诗歌形象,首先要感知形象,要了解诗中写了哪些具体形象,有时还要了解这些具象合起来要表现一个什么形象。再者要分析形象的特点。人物形象自会有其性格品质特点,物象和景象也都会呈现出各自的特性,鉴赏诗歌时要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最后要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18.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我们做到两点,一是两词句的异曲同工,即两词句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之处,那就是都用了拟人的手法。二是赏析,指明所用手法,指出表达效果:都写出了无人欣赏的寂寞。
考点: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古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命题涉及最多的问题。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维感情来考查的。因此,它应该成为我们的复习重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完溪沙
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凡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注:王安石政治上受挫后归隐钟山,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十年。该词作于此时期。
(1)请结合词的上片具体分析作者归隐后的境况。
(2)“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
(1)诗人所居庭院长满了青苔,门前小溪流淌,主人很少出门,家中也少有人来访。表现诗人政治上失意之后归隐生活的冷清寂寞。
(2)①都写出花儿独自开放、凋谢无人欣赏的寂寞。
②都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人的思想感情,新颖别致。
③都以反问的语气强化出深沉的意蕴。
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深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叹“扬州芍药甲天下”,如今自生自灭 B:遥念恋人的孤寂,抒发离情之苦 C:表现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情伤感之情 D:表现了扬州的寥落,名都的沉沧
二十四桥仍在,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