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2分)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3.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6分)

14.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6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6:11:54 免费下载:《2015年湖南省衡阳县第四中学高二1月段考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2分)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②烟柳,曲江③池馆,应待人来。

[注]①高兴亭,在南郑(南郑地处南宋抗金前线,当时陆游在南郑)西北,正对南山。

②霸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③曲江:池名,池边有亭台楼阁,是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13.开篇两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的画面?(6分)

14.下阕所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2分)    秋波媚     陆 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①,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

本题关键词:问答法,陆游,阅读训练,阅读中枢,十七椎,柱面波,球面波,单一高温回火,额下回,超声波回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