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觑 qù 面面相觑 蜷 quán 蜷伏榷 què 商榷 B:悛 quān 怙恶不悛 冉 rǎn 冉冉升起 绕 rào 围绕 C:稔 rěn 熟稔 冗 rǒng 冗长 蠕 rú 蠕动 D:霎 chà 霎时 讪 shàn 搭讪 讪 shàn 讪笑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倏(shū)来倏去 悭(qiān)吝 蓦(mò)然 俯瞰(kàn) B: 叱咤(chà)风云 誊(téng)写 踌躇(zhù) 谬(miù)种 C: 惴(zhuì)惴不安 讪(shàn)讪 摩挲(suō) 氤氲(yūn) D: 面面相觑(qù) 猿猱(náo) 吮血(shǔn) 戍(shù)角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唯仁者能好人 B: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C: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D: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选出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 )

A:知和而和 B:君子和而不同 C:恶勇而无礼者 D: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 )

A:其至矣乎(达到极点) 然则师愈与(严重) B:过犹(如同)不及 无适(亲近)也,无莫也 C:义之与比(靠近) 小大由(遵从)之 D:乡原(谨慎老实),德之贼也 恶居下流而讪(毁谤)上者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

A:师也过,商也不及狂者(比不上)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努力向前) B:有所不行(不可以):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貌节制) C: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卑鄙无耻) 恶讦以为直者(把…当作) D:恶果敢而窒者(果断而勇敢) 人不学,不知道(懂得道理)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缴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4.请从上面文字中提炼一个成语。

25.从上面文字概括孔子心目中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并结合自己看法进行评析。

24.群而不党或 因人废言(1分)

25.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爱憎分明,爱憎的标准是礼仪;需要矜持庄重,但不争强好胜、头角峥嵘;君子举人察言是有原则的;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


解析: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①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②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③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论语阳货》)。

注:①讪:毁谤。②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③徼:抄袭,剽窃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3分) B

(2)(3分)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了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解析: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缴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4.请从上面文字中提炼一个成语。

25.从上面文字概括孔子心目中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并结合自己看法进行评析。

??

24.群而不党或 因人废言(1分)

25.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爱憎分明,爱憎的标准是礼仪;需要矜持庄重,但不争强好胜、头角峥嵘;君子举人察言是有原则的;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


解析:

参考译文:

    子贡问:“君子也有憎恶吗?”孔子说:“有憎恶的事。君子憎恶宣扬别人的坏处的人,憎恶处在下级诽谤上级的人,憎恶勇敢而无礼的人,憎恶处事果敢而固执已见的人。”孔子问:“你端木赐也有憎恶的人吗?”子贡脱口而出:“我憎

恶窃取别人成果当作聪明的人,憎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把揭别人短处而当作正直的人。”

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别人争强斗胜,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注释】①恶:憎恶,憎恨。②称人:宣扬别人。③讪(shàn):毁谤。居下流:处于低层或低贱地位。④窒(zhì):固执顽固。⑤徼(jiāo)顽: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的。知:同“智”。逊:同“逊”。⑥讦(jié):

揭发别人的隐私,耻笑别人短处。

【评点】“仁者爱人”。子贡也许由此产生君子是否有憎恶人的疑问。孔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列举四种人是君子所憎恨的。这四种人的问题是属道德品质问题。因此他们是“不仁”的人。孔子曾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见《里仁篇》)这就是说,君子既然以仁为本,就必然会对不符合仁的行为表示憎恶。孔子与子贡列举的憎恶的内容,正

是不符合仁的具体表现。因此说,有爱必有憎,不过,要正确地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①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

[注]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顽固不化。②徼:抄袭。

(1)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恶称人之恶者”是指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

B.“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是指厌恶处在下位而讨好地位在他上面的人。

C.孔子批评了不符合道德礼教的行为。

D.子贡讨厌揭发别人的短处还自认为直率的人。

(2)结合以上选段谈到的“勇”,分析下面选段关于“勇”的思想。(3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B

(2)孔子主张“勇”应该用“义”来规范。君子没有“义”就会犯上作乱;小人没有“义”就会去做盗贼。


解析:

参考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居下位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说:“赐啊,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我厌恶剽窃却把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不谦逊却把它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把它当作直率的人。”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