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元稹《行宫》写道: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不符合这首诗诗意的是() 。

A:诗歌表现出寂寞、冷清之情景 B:诗人感叹人去物非、世事沧桑 C:诗人意在抒写人生历史之感 D:白头宫女长寿,记忆力颇好

(1.00分)There are still white﹣haired maids in the palace,    to talk about Emperor Xuanzong.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答案是sitting idle. 本题考查语境中选用恰当的词;题干中逗号后面需要的是伴随状语,所以用现在分词sitting;idle adj. 空闲的; 懒惰的; 题干中用形容词做状语,说明逻辑主语white﹣haired maids的状态; 故答案是sitting idle.

唐末诗人元稹有小诗《行宫》,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唐玄宗时期曾出现过历史上著名的(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唐末诗人元稹有小诗《行宫》,云:“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猜想一下,下列不可能成为宫女“说玄宗”话题内容的是

A:开元盛世的繁荣 B:唐三彩的美丽 C:魏征得到重用 D:皇帝亲自考核县令政绩

阅读元稹的《行宫》,选择下面二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写一段赏析作品的文字。(不少于150字)

行 宫 唐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宋洪迈《容斋随笔》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2、请从乐景写哀情的角度谈谈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

答:

1、这首诗字少而意多。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推想是玄宗时进宫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那样生动的画面,表现出那样深刻的意思。

2、以乐景写哀情。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


解析:

这首诗平实,但很有概括力,也很含蓄,并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末尾一句。“闲坐说玄宗”,说者,前句已经点明是“白头宫女”。那么,说玄宗又在何时何地?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宫中红花盛开,正是一年春好处。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前小序说;“天宝五载以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这里的“古行宫”,即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白头宫女”,当亦指天宝年间移置上阳的红颜少女。从天宝至贞元,已经过了半个世纪左右,漫长的岁月,风雨的侵蚀,古行宫早变得荒败不堪了,而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也在寂寞孤独中苦熬了几十个春秋,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的青春在此葬送,她们悲怨的泪水在此流淌,她们面对着怒放的红花在感叹嘘唏。“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透过纯朴的字面,我们分明听到了她们痛苦的心音!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写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白诗直截了当地道出了年老宫女的幽怨,元诗则点染寥落的环境,以红色宫花和白头宫女相互衬托的笔法,通过形象对比来揭示宫女的悲惨生活和心理活动。二诗相比,一具体,一概括,一以感情的热烈淋漓见长,一以境界的深沉隽永取胜。   

这里,寥落古行宫中的白头宫女,还是唐玄宗时代历史的见证人。熟悉这段史实的人都知道,唐玄宗在其继位后期,宠幸杨贵妃,终日沉溺在淫乐酒色之中,把政务全部委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朝纲紊乱,谄佞当道,终于酿成安史之乱。乱后,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从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曾深致感慨说;“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四句诗,已形象地概括出玄宗昏愦好色与__致乱的历史因由。其讽刺与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元稹这首短诗当然不可能象白诗那样铺张扬厉,极尽渲染之能事,他只能采取对照、暗示点染等方法,把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高度浓缩,加以典型化的处理,从而让读者自己去回味咀嚼。你看那寥落的古行宫,那在寂寞之中随岁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宫花,那红颜少女的变为白发老人,不都深深地带有时代盛衰迁移的痕迹吗?白头宫女亲历开元、天宝之世,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她“闲坐说玄宗”的由治而乱。沈德潜说:“说元宗而不说元宗长短,佳绝。”这本是诗篇主旨所在,也是诗人认为应引以为戒的地方,却以貌似悠闲实则深沉的笔调加以表现,真是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1] ,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1]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1)诗描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洪迈《容斋随笔》中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1)花容月貌却又寂寞幽怨,而今青春消逝、白发频添、闲坐回忆的宫女形象。(只答“宫女”给1分)

(2)诗以少总多,二十个字,地点、时间、环境、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1分),构成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这些曾经美丽的宫女被禁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中,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红颜憔悴,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只能回顾玄宗遗事,令人凄绝(1分)。二十个字描绘出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1分)(能答“言简意赅”,并结合诗歌内容,酌情给分。)


解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 · 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析其异同。

(2)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

 (1)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不同点: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凄凉哀怨、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2)韩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元诗:反衬或乐景写哀或相互映衬或托物言情。


解析:

(1)4分,相同点2分,不同点2分。

(2)2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 · 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析其异同

(2)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

(1)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不同点: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凄凉哀怨、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2)韩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元诗:反衬或乐景写哀或相互映衬或托物言情。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

题红叶 韩氏 行宫 元稹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请赏析元稹诗中的句子“宫花寂寞红”。(4分)

(2)韩、元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呢?请简要说明。(5分)

答:

(1)宫庭里花开得正红,可宫女们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这里用开得正红的花反衬(或比喻)宫女的寂寞惆怅,更能引起读者对宫女命运的同情。

(2)两诗都表现了宫女们寂寞哀怨的情绪,但韩氏诗包含着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企望冲破樊笼,摆脱宫中枯寂的生活;元诗则表现了宫女无可奈何,只好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思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