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5题。(11分)

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社若满芳洲。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指屈原。③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④杜若:一种芳草。

14.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

水、湘水两岸的草木呈现葱绿,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

B.“西风千里”两句,承接上意,写湖海倦游的自己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用比喻手法,于苍凉中给人以安慰。

C.“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气势的壮阔,词气跌宕飞动。

D.“沉累”,指无罪而沉于湘水的屈原。作者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目力所及,只有渔儿樵子,他们为此而哀伤地写下与屈原同调的“离忧”。

E. 结尾“回首”两句,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深沉的情怀。“杜若满芳洲”,以景结情,意味深长。

15.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5:57:38 免费下载:《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5题。(11分)

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社若满芳洲。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指屈原。③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④杜若:一种芳草。

14.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

水、湘水两岸的草木呈现葱绿,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

B.“西风千里”两句,承接上意,写湖海倦游的自己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用比喻手法,于苍凉中给人以安慰。

C.“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气势的壮阔,词气跌宕飞动。

D.“沉累”,指无罪而沉于湘水的屈原。作者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目力所及,只有渔儿樵子,他们为此而哀伤地写下与屈原同调的“离忧”。

E. 结尾“回首”两句,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深沉的情怀。“杜若满芳洲”,以景结情,意味深长。

15.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4~15题。(11分)    水调歌头 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

本题关键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四面楚歌,HPV-11型,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阅览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