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港公园位于()区。
A:越秀 B:荔湾 C:海珠 D:天河
【吉林省】(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 。
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答案】15.住宿(住);过夜
16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
17.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失意、惆怅的情绪),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
【2016·吉林卷】
【乙】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
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答: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答:
15. 住宿(住);过夜
16. 围绕“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回答。
17. 围绕“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失意);对故乡的依恋”回答出一点即示例:这首诗通过描写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独宿异乡的愁思(惆怅的悄绪),流露出对故乡的依恋。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
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bba697750ec7d1dd.jpg]
诗歌鉴赏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草平仲①绿,清夜子规②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①平仲:银杏的别称;
②子规:传为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归去”。
26.“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请用诗歌中的句子回答,作者是如何描写“高卧”的情形的?(5分)
27.“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运用了什么手法,渲染了怎样的情怀?(6分)
2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月亮仿佛就在窗前,银河好像要流进房门,言其高。
27.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夜间诗人望着浓绿的银杏树,听见悲啼的杜鹃声,渲染了春夜独宿异乡的愁思和惆怅。
【解析】
26.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先理解“高卧”在诗句中的意思,然后从诗歌中找出能表现这一意境的诗句即可。“高卧”则不仅点出住宿高山,更有谢安“高卧东山”的意味。颔联“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通过对月亮、银河的描写,从侧面衬托出山之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和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及注释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分析,“绿”“啼”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银杏树和杜鹃啼叫,故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眼前的幽深浓绿,悲啼的杜鹃声,渲染出了凄凉的氛围,故烘托出诗人思乡之情和对前景渺茫的惆怅的感伤。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和诗题。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半卷红旗临易水
③谁家春燕啄新泥④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巴山夜雨涨秋池⑥晓镜但愁云鬓改
⑦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⑧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⑨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①杜牧·江南春②李贺·雁门太守行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杜牧·泊秦淮⑤李商隐·夜雨寄北⑥李商隐·无题⑦杜甫·春夜喜雨⑧李白·渡荆门送别⑨孟浩然·宿建德江10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1王湾·次北固山下1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解析:
诗歌题目能够显示诗歌类别,诗歌题目能够反映内容的主体,题能够反映诗歌的写法,诗题直接点名诗人的感情基调,诗题能够反映诗歌的表达方式,提醒读者关注诗歌的题目,因为它是鉴赏诗歌的金钥匙。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⑴从全诗看,诗人夜宿七盘岭是什么季节?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一段文字,谈谈“空留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春季,诗歌中“芳春”“平仲绿”“子规啼”都点明了季节是春季,从视觉、听觉角度写的。
⑵“听”的是“子规啼”,子规一遍遍地催促“不如归去”,诗人却只能“空留听”,依然要“独游千里外”,失意、孤独、惆怅之情充满内心。
解析:
无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霜天晓角
陈继儒①
背水临山,门在松荫里②。茅屋数间而已,土泥墙,窗糊纸。曲床木几,四面摊书史。若问主人谁姓,灌园者,陈仲子③。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携得钓竿筐筥,九寸鲈,一尺鲤。菱香酒美,醉倒芙蓉底。旁有儿童大笑,唤先生,看月起。
注(①陈继儒,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②作者在《晚香堂小品·花史题词》中写道:“吾家田舍在十字水外、数重花外,设土剉(瓦锅)、竹床及三教书,除见道人外,皆无益也。”③陈仲子,战国著名思想家。名定,亦称陈仲,山东邹平人。陈仲子辞官隐居于长白山,终日为人灌园。)
(1)上片详细写居住环境的用意是什么?
答:
(2) “不衫不履,短发垂双耳”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个性。
(3)简析作品的语言风格。
答:
(1)强调居住环境清幽而又朴陋的特点,抒发主人的自然之趣和孤洁之志,表达返朴归真的隐士情怀。
(2)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3)语言风格要点:率真朴素、平易质朴(质朴无华、多用口语);语言与人物形象(作品内容)相吻合。
解析:
无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14分)
甲
春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凝春色在邻家。
乙
夜宿七盘岭
沈期
独游千里外, 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 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 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 褒城闻曙鸡。
【注】“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东北,又名五盘岭,有石磴七盘而上,岭上有七盘关。“褒城”在今陕西汉中北,七盘岭在其西南。
⑴甲诗和乙诗都是古代诗歌中的近体诗,甲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乙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
⑵乙诗作为近体诗,其特点是:全诗共八句,中间两联必须 ,第二、四、六、八句一般必须 。
⑶这两首诗歌描写的季节相同,但表现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诗歌回答:它们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各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描写的季节: 。②表现的思想感情:
甲诗表现了 ;
乙诗表现了 。
⑴绝句 律诗 ⑵对仗 押韵 ⑶①春季 ②甲诗表现了希望春天不曾远去(或希望把春天留住)的惜春之情;乙诗表现了惆怅不寐的失意之情。(每处各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草平仲①绿,清夜子规②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①平仲:银杏的别称;
②子规:传为蜀帝杜宇死后所化,叫声凄清,听似“不如归去”。
从诗歌颈联的描写看,诗人夜宿七盘岭是什么季节?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写的?
写一段文字,谈谈“空留听”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小题1】(3分)春天(“芳草”、“平仲绿”、“子规啼”都点明是春季);视觉,听觉(颈尾联相关词语可分析出写作角度。)
【小题2】(3分)“听”的是“子规啼”,子规一遍一遍地催促“不如归去”,诗人却只能“空留听”,依然要“独游千里外”,失意惆帐之情充满内心。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