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4~15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歧 。
  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 。
  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三、四句诗人巧妙用典,以典明志,以西汉相自喻,表达自己有黄丞相一样的才华的自信。

C.“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用“回雁”、“哀猿”衬托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
《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6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4:54:26 免费下载:《重庆市江津田家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4~15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歧 。
  重临事异黄丞相, 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 愁肠正遇断猿时 。
  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三、四句诗人巧妙用典,以典明志,以西汉相自喻,表达自己有黄丞相一样的才华的自信。

C.“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用“回雁”、“哀猿”衬托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
《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4~15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歧 。

本题关键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阅览室,审阅报告,阅微草堂,成方便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