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贬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贬往之地连州。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薯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严确的两项是( )

A. 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 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

C. “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倾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 “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乏景。

E. 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艺术手法的异同。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4:49:34 免费下载:《黑龙江大庆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贬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贬往之地连州。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薯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严确的两项是( )

A. 开头一、二句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B. 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两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

C. “名惭”意为自己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倾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 “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乏景。

E. 诗人以“回雁”、“哀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而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艺术手法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①,三黜名惭柳士师②。

本题关键词:小柳拐,小叶柳,柳枝,沙柳,柳叶,柳絮,柽柳,柳花,柳屑,柳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