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冈”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含着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三点。(3分)

①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1分)

②既劝诫常人不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1分)

③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以增加收入。(1分)

“第一”有很多雅称,选出下面句子用词不够得体的一项(  )

A:《红高粱》这部影片由著名演员巩利领衔主演。 B:他学习很勤奋,期末考试摘取了桂冠。 C: 在技术能手的比赛中,他独占鳌头。 D: 我们班各项工作都很出色,期末评比中名列榜首。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l: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

所获荣誉,如学生会副__、××报小记者、X×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

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

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

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数的35%以上。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答:

(2)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4分)

答:

(7分)

    (1)(3分)

    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意思对即可)

    (2)(4分)

    示例l: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

明而直接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另外,:『l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

表现自己,推荐自己。

    示例2: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

己熟悉的,无须通过名片介绍。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也会助长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

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观点l分,简述3分)


解析:

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

A.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折款)累计已愈百万元之巨。(广播稿)

B.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

C.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玉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味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

D.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险,朝不保夕。

.C(A语言应口语化,不应有文言句子,且不应有括号;B.要严肃庄重,“踩点”是黑话,“月黑风高”是小说语言;D.语言应平实,句中一些描绘很不得体)


解析:

2009年10月深圳市举办第十届读书月活动,该市读书月活动组委会面向全体读者征集“读书箴言”,请你写一则“读书箴言”。要求作品以读书感悟、体会为重点,激发读书热情;言简意赅、有文采、句式匀整对称;字数50字以内。(6分)

答:

五千年历史长河,书是照亮征程的明灯;九百六十万疆土,书是展现中华文明的画卷。

   书是益友,伴随我走过迷茫的岁月;书是良师,引领我走向光明的坦途;书是箴言,激励我奔向幸福的明天。

   阅读,填补心灵的空洞,改变精神的贫穷;阅读,记录青春的岁月,见证成长的感动。

   好书是心灵的净化剂,好书是人生的加油站。

   开卷有益益精气神,闭卷有知知人事理。


解析:

内容上要能警醒、激励读者;句式上要匀整。

大学毕业的小肖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在家人的支持下,几经努力,开出了一家小书店。开张那天,她特意让人写了“花香酒香,难得书香”八个字贴在门口。试从其创意的角度对这八个字加以评说。(5分)

创意: 。(不超过100字)

示例:酒香和花香给人快乐,使人陶醉,好书让人心灵得到感应,精神得到享受;酒香花香易得,书香难得。这八个字通过巧妙的对比和烘托,突出了读书的意义,引导人们去书中寻觅充满“香气”的精神食粮。(5分,意义和表达两方面各2分,语言1分,有欠缺酌扣)

在《阿Q正传》里.有这样一句:天色将黑,他睡眼朦胧地在酒店门前出现了,他走近柜台,从腰问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这“银的和铜的”,鲁迅先生原先写的是“钱”。请问.这样改有什么好处?(4分)

“银的和铜的”给人一种质感,有一种视觉冲击力和音响效果。(2分)它能够充分地展现出阿Q有了几文钱之后的那种自鸣得意、踌躇满志的神情。(2分)因而,改后比以前要形象得多,生动得多。

仿照下面示例,从下列三则公益广告中任选一则,进行赏析。(6分)

广告: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赏析:

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本来无形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

通行证。是人畅通无阻的重要凭证,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把诚信比作人生的通行证,突显其重要意义,揭示没有诚信,人将寸步难行的道理。语言精练,简明生动。

(1)校园公益广告: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2)交通公益广告: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3)环保公益广告: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

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你知道,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示例:(1)运用比拟,赋予墙壁以人的思想,把 “我”(墙壁)和“你”(过路者)相提并论,拉近了与被劝者的距离,二者现在“休戚与共”了。 “形象”一词,颇耐玩味。

寓贬于褒,不说“乱画乱踩”等贬义的字眼,而用成语“举手投足”含蓄地称代。反话正说,刚话柔说,既有一定的讥刺作用,更有期待的韵味,也体现出俏皮幽默的语言风格。

(2)运用对偶。 “司机”对“亲人”; “酒”对“泪”;数量词也相对,“一杯”对“两行”。结构整齐,意思凝练,且节律匀称,读来顺口,易懂易记。

运用夸张。仅喝一杯酒,就导致了两行泪,不但不会让人觉得不合情理,反而表现出了艺术和感情上的真实,这可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经验教训!

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内容由读者自己补充,尽在不言中,给人敲响警钟,对比鲜明。

(3)运用拟人。赋予鸟以人的性格,把它与人并举,在某种意义上是平等的。

运用对比。第一句“人类不知道”与“鸟知道”对比,意在说明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第二句“你知道,我知道”与“鸟不知道”鲜明对比,揭露出了人类的残忍,说明了鸟类的无辜与所遭遇的灾难。

说理浅入深出,由趣到理、由轻松到肃穆。第一句以十分轻松的口吻入题,以“鸟和蛋谁先谁后”像在开玩笑,让人发笑。到第二句,笔锋突转,突如其来的180度大逆转狠狠地刺痛了我们的神经,叫人心头一震,看了想哭。

(修辞及解说2分,表达效果分析4分。分析合理即可)

10月23号《厦门商报》上有一则关于学校如何处理学生仪容仪表的新闻,就将之整理为两则相对型的材料。

  材料一:为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一学校不允许学生留长发,老师甚至校长在门口站岗,一发现不规范的,就用剪刀剪掉,一时间不少学生为飘落的头发伤心至泣;佛山一所中学要求女生不得留长发,否则不得进学校。

  材料二:厦门某学校在全校集会时,校长发布新规———凡是期末各科成绩进入年段前20名的学生都允许漂染头发。全校哗然的同时,染发的学生都乖乖地“返彩归黑”。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不会漂染头发,而他们也禁不起舆论压力。因为同学看到了会说,“几日不见,学业大长,进入年段前20名,可喜可贺啊!”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学生染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1)示例: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不同学校有不同做法。


解析:

(2)示例1:中小学生染发存在很多不好的问题。①因为染发剂是化学用品,对身体发育可能会有负面影响。 ②且有些学生因为过分追求打扮、穿着,而产生攀比心理,增加心理压力,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中学生不要染发。

  示例2:学生染发是时代潮流发展带来的结果。 ①染发的学生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学生染发只是“求异”心理起作用,只是想体现自己的个性而已。 ②染发只是学生爱美心理在作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中学生染发并不是需要一味制止的。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不超过40字。(6分)

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扶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并拨打了110报警。答:

(1)春来了,天还冷;遇到这种事情,我们不应迟疑,上前帮忙是一种美德。(2)出手相救可能被讹诈的阴云笼罩,但社会需要美德的支撑,扶危济困应是一种责任。(3)救人反被诬告,确实带来了负面效应,但乌云遮不住阳光,帮一把就会温暖人心。


解析:

观点鲜明,体现扶危济困的主旨;语言生动、含蓄、富有表现力;语言准确,紧扣材料。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