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汉字书写危机,中央电视台近期推出了一档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据央视统计,此节目播出后同时段收视率飙升4倍。与此同时,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节目在河南卫视开播,收视率连续跻身全国前十。电视等媒体正在带动起一股重视汉字书写的热潮。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答案】(1)充分说明国家、地方教育部门、媒体对传承汉字的重视;(2)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重温中华汉字的魅力;(3)可以检验国民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平;(4)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答出两点即可,一点2分。主张别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属于热点评价题。考生作答时可从分析事件的原因(对传承汉字的重视)、事件本身反映问题(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可以检验国民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平)、事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可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角度去思考。即对一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意义进行评价。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读上面的材料,请在符合材料范围内确定话题并写出三句能证明此话题的名人名言。(5分)

话题:

名人名言:

【答案】

话题:交友

名人名言:

①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②有些人对你恭维不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英)莎士比亚

③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

④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罗马)西塞罗

⑤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唐)李白

⑥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雁门集》

⑦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明)冯梦龙

⑧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

⑨真正的朋友应该说真话,不管话多么尖锐。--(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⑩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⑪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战国策》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既考了对所给语段的话题的概括,又考了名言名句,而且是古今中外的有关交友方面的名言名句,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面、阅读面。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探究不同时代的寒暄语,通过语言内容的变化分析它的特点和折射出的心理(3分)

(1)20世纪70年代:“你吃饭了吗?”

(2)20世纪80年代:“你下海了没?”

(3)20世纪90年代:“你找到工作没?”

(4)本世纪初期:“你买房了吗?”

(5) 2012年初:“你船票准备好了没?”

内容变化的特点:

折射出的心理:

【答案】内容变化的特点:内容变化具有时代性。(或“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社会热点问题)折射出的心理:生存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或民生问题是不同时期人们关注的话题或“对民生问题忧虑的心理”)

【解析】

试题分析: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档明星并不耀眼、孩子非常幼稚、节目名称朴素的《爸爸去哪儿》,居然成了热门综艺节目,这让很多“道中人”陷入迷惘:逮逮鱼、赶赶猪、烧烧饭、滑滑雪…… ①

人们看惯了彩排百遍无懈可击的明星表演,在赞叹之余也会感到某种无趣;然而一旦看到舞台下爸爸孩子们手忙脚乱的表现,② 。这就让观众们产生了深深的共情,于是他们的笑点即刻点燃我们的笑点,他们的泪点也顿时触到我们的泪点。可见,善用明星资源,③ 。而走入平凡,须得走出舞台。

【答案】①这些事至于让人那么着迷么? 或:这种节目就成了热门?②就如同看到了生活中的自己。 或:就会感到亲切自然。③关键在于“与平凡接轨”。或:更要突破平凡。 (每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相似,语意连贯,语句通顺,不超过字数即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处,可结合着“居然成了热门综艺节目”“陷入迷惘”的内容来分析,由此可得出答案。第二处,由“一旦”“这就让…共情”可得出由节目联想到自己。第三处由上句“善用”可知,该处应为方法方面的内容,下句“平凡”可得出,与平凡相关的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5分)

情景:云南某学生考上了上海的一所大学,就要开学了,父亲坚持要亲自送儿子去学校报到,被儿子婉拒了。

要求:①父亲说出坚持的理由,儿子的婉拒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②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父亲坚持说:

儿子婉拒说:

【答案】

示例:

(父亲)路途遥远,你第一次出远门,我不放心。

(儿子)爸,我总有第一次出远门的时候呀,这不正是一个锻炼我的好机会嘛,再说我都是大学生了,您就放心吧!

(“父亲”2分,“儿子”3分:从内容和语言得体方面,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段情境对话,考查的是语言应用的得体。此类试题要根据说话的场合和对象来选择语气和色彩等。父亲的话,内容上要体现关心之情,语言上可以直白一些;儿子的话内容上要表达拒绝,语言上要委婉含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高二某班欲举办以“感受戏剧魅力,重温中外经典”为主题的戏剧演出。节目顺序是:《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请按照节目顺序选择两个节目,为该演出的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要求:符合作家作品内容,衔接自然,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5分)

【答案】示例:选《窦娥冤》→《雷雨》

地,不分好歹;天,错勘贤愚。这难道不是窦娥对元蒙统治下__的社会现实的血泪控诉么?让我们抚平心中的愤恨,穿越时空来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30年代,去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雷雨吧!

(符合作家作品内容1分,衔接自然2分,两种修辞手法2分,共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连贯、鲜明、生动。解答时既要注意符合作家作品内容,又要注意两部作品的相同点,要自然过渡。同时要运用两种修辞。另外,语言要讲究,要有文采,不能出现语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①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第二,②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的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第三,③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答案】(6分)①语音发送便捷(或语音的快捷性);②用户真实私密有用(或用户的真实性);③功能更实用(或功能的实用性)(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段文字主要是介绍微信的优势。解答此题,要根据文段横线后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如第个一空后的文字主要是讲微信的语音发送非常便捷,便可总结答案;第二个空后的文字主要讲的是用户的真实、私密的,由此可总结出第二个空的内容;第三个空后面的文字讲的是微信功能的实用性,由此可以总结出第三个空的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仿照下面餐饮行业“俏江南”老总张兰说成都的一句话,以另外两个行业从业者的口吻说一句赞美成都的话,使三句话形成排比。(4分)

餐饮业人士:成都是水煮鱼,征服全球人的胃。

文学家:

科技人员:

【答案】文学家:成都是诗歌,抚慰漂泊的心。科技人员:成都是硬盘,拷贝精英的思想。

(每句2分,句式修辞1分,内容符合行业特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涉及语言得体。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得体则要求说话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本题从所给例句看,考生要写的内容要表达对成都的赞美,用的句子格式为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成都是……”第二个分句应为主谓句。从说话人的身份看,要分别体现文学家和科技人员的行业特点。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案】

“寄奉”改为“寄来”,“过目”改为“奉读”,“些许”改为“极大”,“惠存”改为“珍存”,“光临”改为“定到”。(五处改对四处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寄奉”的“奉”有“献上”,应是下级向上级称为“奉”,用在本句中对象错误;“过目”为敬辞,用于对方而不能用于自身;“些许”是少的意思,根据语境为“很大”影响,对我有“很大帮助”。“惠存”是希望对方保存,而本句是自己保存,改为“珍存”;“光临”是欢迎词,而我到贵府,改为一般词语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短评。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不少于50字。(4分)

这几年,高考加分泛滥,高考的分数,加还是不加,困扰着学生、家庭、学校,甚至波及整个社会。如今,终于有学校站出来,明确表示,只看“裸分”,这些学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他们不看加分,只看高考原始文化分。

【答案】示例:为高校招生只看裸分叫好。最近几年,高考加分泛滥。为了得到加分,学生、家庭、学校,甚至波及整个社会饱受困扰,同时,为了加分,人为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高考加分,与考生原始知识和能力关系不大,因此我们为高校招生只看裸分叫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时事评论考题。时事评论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时事热点进行点评。简明准确外,题干还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开头直接摆明观点即是观点鲜明的最好办法,见解独到,即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此题如加分政策导致腐败、损害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原则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