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中国体坛,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以鲜明的个性成为一个独特的且颇有争议的存在。赞赏者称他为“藏獒”,对他追求时尚流行、初语惊人、桀骜不驯的张扬的个性推崇备至。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个性使他在赛场上充满了血性和“舍我其谁”的霸气,才能在关键比赛中勇于搏杀,力挽狂澜,并取得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个人大满贯等骄人战绩。而质疑者则对其夺冠后脚踢广告牌、激情撕球衣等个性化行为加以否定,并认为正是过于张扬的个性阻碍了他的成绩——他是中国乒乓球队近年来对外“作战”输球最多的队员,还留下了里约奥运会上与双料大满贯失之交臂的遗憾……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和他的个性有必然的联系吗?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人生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写作指导】本次作文属于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型与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相似,可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本次写作围绕体坛“藏獒”张继科的鲜明张扬的个性引起热议这一事件设题,其实揭示的是“各性与成就”之间的关系。材料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每一种均可单独立意。要求在文中必须作出判断、亮明观点,并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写作时应着眼于论证“个性”对“成就”取得的意义、价值或影响。
主要参考立意:①鲜明的个性能促使人取得更大的成就;②过于个性化会成为人生成就的阻碍;③要有个性,但应适度。(如有其他立意,只要与材料切合,亦可)(60分)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杭图对所有读者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因此,常有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进门阅览,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有读者无法接受,找到褚树青馆长,说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图书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褚树青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成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褚树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慨叹,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本来是正常之事,也已做了多年,瞬间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值得反思。
针对以上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1、参考立意: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2、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
3、共享创造和谐。4、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5、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
6、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郎平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奖;2016体坛风云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凭借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郎平和她带领的中国女排拿下了四项大奖;2016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中国女排获得“特别致敬奖”,郎平带领队员上台领奖。随即网络出现了热议:“郎平频频出现在媒体面前是炒作还是捞金?”“郎平三次在中国女排低谷时,执教是爱国的表现”“郎平一身伤病仍坚持执教是值得点赞的”“郎平代表的是一种女排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国人,是国家富强的驱动力。”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去世,人们在悼念之余感慨良多。
有人说:“一台摄像机,历时六年,杨洁用踏平坎坷的精神诠释了艺术创作的真谛,才使《西游记》30年百看不厌,成为经典,杨导的创作态度令人钦佩。”
有人说:“致敬经典,返现当下,在当今影视圈‘流量’时代,剧组有钱有技术,就是没时间。没有求取真经的信仰,没有精益求精的追求,何来精品?”
也有人说:“《西游记》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却没有一位演员片酬达到百元,而如今多少人气‘鲜肉’拿着数百元一集的片酬,交出的却是千疮百孔的作业。”
……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要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参考立意:
态度决定高度;
踏平坎坷,不畏艰难;
没有信仰难取真经;
工匠精神可嘉;
拒绝浮躁,远离功利;等。
五、写作表达(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写作提示】一、材料与审题
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叙述了三则新闻,它们分别为“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老父亲挂号排队看望儿子、主办方宽容12岁男孩无意损坏珍贵名画。这三则新闻均为有温度和人情味的事件,体现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的温暖。
第二部分提出写作要求,明确写作任务。第一,必须从这三则新闻中选择其中一则新闻;第二,围绕“温度”和“人情味”这两个关键词,阐述选择该新闻的理由;第三,把选择的新闻与其他两则新闻进行对比性分析,凸显所选择新闻的温暖所在。
因此,符合题意的立意,综合而言应该为“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
对三则新闻能进行权衡,则属于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权衡这三则新闻,亦属于符合题意。
如果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写“向他人或社会传递温暖和人情味”的内容,则属于偏离题意;如果没有做出选择判断,只是分析了三则新闻的温暖,则亦属于偏离题意。
二、角度与立意
1.选择第一则新闻:“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
坚守良心,温暖他人。
诚信经营,传递正能量。
面对利益的__,坚守道德底线。
2.选择第二则新闻:老父亲挂号排队看望儿子。
理解和尊重亲人,凸显关爱。
遵从秩序规则,方便他人。
3.选择第三则新闻:主办方不惜珍贵名画受损,宽容12岁男孩。
面对他人无意的过错,主动宽容。
理解孩子的过失,呵护成长。
面对利益受损,理性处理。
【参考例文】
最暖是温情
三则新闻,读罢均令人动容,或为之鼓掌,或为之感动,但若问我们哪一则最有温度和人情味,则无疑是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
“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油,诚信经营,良心做人,确实难能可贵,但诚信经营、良心做人难道不是一位商人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吗?当底线居然也成为了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标准的时候,你所感受到的或许不是那初读的暖意,而是那充满荒诞与反常的寒意。而面对那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求和儿子见一面的老父亲,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但唯独感觉不到温暖。这是一位勤勉敬业的儿子,这是一位父爱如山的父亲,理性告诉我应该要为之点赞,但感性的我,更希望儿子能抬一下头,看一看那等待多时的老父亲。而儿子最终看到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老父亲,想必也会潸然泪下,那泪中,有感动、有愧疚、有深情,但在儿子的心里,或许并不温暖。
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他才刚开始用他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用他的眼睛去仰望这个世界的光明,而这一切,随着那不慎的一跌,都有可能被严苛、惊吓所取代。法规不外乎人情,一个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严苛处理,虽合规合理,但如果缺乏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呵护,那么其意义、价值便大打折扣。而主办方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面对珍贵名画的被损坏,此时此刻,算计的不是自己的损失有多大,而是用满怀深情的方式呵护孩童那敏感而纯真的心灵,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对这个世界抱以足够的善意,对身边的人和事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宽容,在这个人心冷淡、信任缺失的年代是多么弥足珍贵。
这个世界,有必为之事,如“油条哥”的秉持良心、待人诚信,这本应为生活的常态;也有应为之事,如那忙得抬不起头的医生儿子,勤勉工作,这是职责,但职责之外,我们也希望能感受到更多的温度与人情味,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为难为之事,如那主办方的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则尤其令我们动容,令我们感动,因为此处的温度与人情味超越了个人的私利与得失。此次珍品画展,展出的不仅有那珍贵的名画,更有那暖人的温情与宽容理解的人情。最暖是人心,温情涌动,世界便不再冷漠,人情依旧,彼此便不再隔阂。
因此,无疑,主办方的温情与人情是最暖人心的,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暖意。
五、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公用自行车,只需要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
共享单车在大城市中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治理交通拥堵的创新之举,受到广泛欢迎。有人用完后将它擦得锃亮,有人为它加了车筐使用起来更方便;但也有人涂抹编号据为己有,也有人随意乱放私自加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它侵犯了自己 的利益而故意破坏……
对上述现象,你怎么看?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材料解读:材料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叙述“共享单车”的积极意义,二是叙述人们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不同的行为。题目要求“对上述现象”进行思考,发表看法,这里的“上述现象”无疑是指几类人的做法,所以文章应当围绕几种人的做法进行思考,提出确当的立意。对于第一类人的行为,即“用完单车后把它擦得锃亮”和“为它加了车筐”,应当予以肯定,可以从克己守礼、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立意;第二类人的行为,即“涂抹编号据为己有”和“随意乱放私自加锁”,是一种自私行为,可从公德缺失、公民素养有待提高等方面立意;还有一类人认为“共享单车”侵害了他们的利益,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便用故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来表达不满,这是有违反法律的嫌疑。针对他们的行为,可从考虑问题的立场、如何表达诉求等方面立意。此外,针对后两种人的行为,从租赁企业角度考虑,可从完善服务、补齐短板、自我矫正等方面立意;从城市公共管理的角度考虑。可从制度支撑、公共管理等方面立意。
参考立意:
1.提倡共享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克己守礼,心向善美,为温暖行为点赞;
3.共享单车考验社会公德,自私自利行为损人也害己; 4.摆正个人位置,力戒自私狭隘,服从社会需求;
5.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文明生成; 6.管理促进秩序,监督生成文明。
四、写作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春晚的相声《新虎口遐想》很火,人落虎口旁,衍生出一堆笑料包袱,可现实中人落虎口的代价,容不得“戏说”。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东北虎园内,发生了一起现实版的“虎口脱险”事件:赵女士在园区内下车被老虎拖走,赵女士的母亲救女心切从车里冲了出去;在园方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赵女士获救,而她的母亲却丧身虎口。这一事件引起了各大媒体的报道和全民关注,网友们在各大网络平台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网友们对其他全民关注事件表现出来的观点各异的情况不同,这次网友们一边倒地认为事故的责任在于受害者自身对规则的无视,甚至有网友认为受害者活该、“素质低下”、“不作就不会死”,并人肉了受害者的情况将之公布在网上。但也有人同情受害者,认为园方的确在注意事项告知、安全保障、施救方面做得不够,应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 解析: 从批判受害者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尤视规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最直接原因。由此可以写“遵守规则”。从批判动物园的角度来看,虽然是受害者本身的无视规则造成了最后的悲剧,但是园方在安全、保护、施救方面的确存在漏洞,对悲剧的发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以写“重视细节”“勇于承担责任”。从网友的过激言行角度看,虽然不守规则造成了事故,但是无论什么情况下,生命都是令人敬畏的,死者已矣,应该停止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由此可以写“敬畏尊重生命”“防止网络暴力”“理性看待事情,“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行文中要注意扣紧材料,不能脱离材料空谈、泛谈,如脱离语境谈“细节”“责任”。防止套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后来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发觉后很委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写作提示:孩子角度——要自立自主,不希望父母监督;
母亲角度——要放手,勿溺爱,适当关心孩子,但不要过分。
整体立意:勿溺爱,当自主
说明:时评类作文也是高考作文的一种常考题型,备考需要加以指导。时评属于议论文,大都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表示自己的态度和观点,或说明一个道理。其基本要求是有的放矢,及时评说,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启人心智。写作有基本模式:引(引用原材料)——提(提炼论点)——议(议论分析中心论点)——联(联系、引申、类比一般事实)——结(照应开头,强调论点)。写作须注意:(1)观点明确。时评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2)应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正面,也有反面;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见解,作文可突出一点谈深谈透,不要把事件包含的道理逐一分析论证;(3)要有适当的联系、引申、类比,一味就事论事难免显得单薄。(4)题目要能吸引眼球。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莘莘学子“一个萝卜一个坑”,静静看书、认真思考、埋头苦读……朋友们一定不会忘记这篇曾经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疯传的10万+神文,或许你还瞬间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转到朋友圈,配上一两句“向哈佛人致敬,从明日起发奋”的豪迈誓言,抑或是毫不犹豫转给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不忘叮嘱两句:“看看人家是怎么学习的,就你这样还想上哈佛?”
可最近一个叫李柘远的90后年轻人告诉世人:这一切都是造谣!李柘远去哈佛念MBA之前,在微博上问网友“最想知道关于这所大学的哪些事”,结果不少人请他“验证”哈佛图书馆凌晨的景象。于是,李同学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官网资料查询、学生现身说法、图书馆实地走访三步调研,发现哈佛几乎所有图书馆都在零点前闭馆,绝不可能学到后半夜,不少学生表示“学习效率更重要,熬夜没有必要”、“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做”。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参照201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素材解读】
由此可见,网上热传、国人热捧的“哈佛凌晨四点半图书馆的景象”,只是一个不存在的想象,一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哈佛大学真正的校训是拉丁文“VERITAS”,即中文“真理”的意思。由此我想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话固然也是真理,然而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强调勤奋没错,一旦超过适当的度,或一定的临界值,例如人的生理极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形成谬误。在这个人人“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时代,不要再盲目崇拜“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图书馆”了,也不要以学习、工作时长衡量一个人刻苦、勤奋与否,那显然是一个不太明智甚至有点愚蠢的方法。
【适用话题】
1.盲目崇拜戳破谎言泥人经不起雨打,谎言经不起调查。
2.不要以学习、工作时长衡量一个人刻苦、勤奋与否。
3.超越人的生理极限,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形成谬误。
【素材锐评】
“哈佛凌晨4点半”骗了多少人?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话当然是成立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的度,或一定的临界值,例如人的生理极限,就有可能走向谬误,真理不能再向前多走半步。对此,李柘远有一个感悟和总结:以学习时长衡量一个人刻苦与否是一个不太明智、甚至有点愚蠢的方法。在哈佛和耶鲁,没有看到谁以“刷夜”为荣,更没有学生暗自较量谁能熬得更晚。这些学校学生崇尚的,是一个叫做“productiveness”(效率,多产)的词。
讲究学习方法和效率既是哈佛学子成才成功的奥秘,也否定了“刷夜”、熬夜和通宵达旦的做法,因为后者既有违科学,也超越大多数人的正常行为方式。当然,考过托福和在国外学习过的人都知道,有的人学习是dayinanddayout,即日以继夜不休不息地学习,(高考作文素材www.zwjzw.com)但那只是极个别人,或者是在考试前的拼命恶补,并且不能持久,这并非是真正懂得学习方法的人和大多数学子所采用的学习方式。
现在,随着对睡眠的机理的认知不断加深,不仅揭开了人必须每天睡6-7个小时的奥秘,也证明,凌晨4点多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其实是“颠倒黑白”,这会造成很多危机。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聂德卡·尼德瓜德等人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在睡眠时能够最有效地清除大脑中的垃圾。人的睡眠不只是有助于高效活跃的大脑类淋巴系统清除废物,还能清除引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毒素。
如果天天都刷夜,就既没有精力学习,反而可能日积月累形成痴呆和弱智,更不用说正常的睡眠对于保持和维护人的生物钟的重要意义。即便睡眠时间有保障,但如果黑白颠倒,晚上工作和学习,白天睡觉,这样的睡眠节律紊乱也会对超过1000个基因造成严重破坏,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没有谁能长期违背自然规律而获得成功和成就,只是在名校的光环面前和没有亲历眼见为实和调查确认时,“颠倒黑白”的《哈佛凌晨4点半》才能骗到人。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哲学家十分肯定地说,我们常常被自己所读的书欺骗,而另一名哲学家却明确地表示说,书籍从来不会欺骗我们。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话语,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2、【立意提示】
被骗——书籍不是权威(要因时因地因势而定),不盲目信书,要与时俱进,有自己主见(尽信书,不如无书)
未骗——书是前人智慧的精华要借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
常常、从来——书籍没错,使用书籍的人类有错,没用对书!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