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B:韩愈,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汉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静静的顿河》。
春秋时期,士阶层应该掌握六种技能,是为“六艺”。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就包括这“六艺”,具体内容是()
A:礼、乐、射、御、书、数 B:礼、乐、诗、书、射、术 C:琴、棋、书、画、骑、射 D:诗、书、礼记、仪礼、左传、公羊传
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错误。 “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 度、道德规范和礼仪;“乐”类似综合艺术课;“射”是指射箭,是西周贵族子弟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御”指驾车;“书”指书写文字;“数”是指计算、算 法。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的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 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 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 举孝廉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 天子射上林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他的作品大多以北京为题材,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京社会风情画。其主要作品有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B.奥尔多·利奥波德,被称为“美国先知”和“美国野生生物哲理之父”,是享誉世界的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瓦尔登湖》是其重要的著作。
C.柳宗元的散文中山水游记和寓言成就最大。在山水游记中,他常将自身遭遇和个人情怀融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而非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C
解析:
略
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通五经,贯六艺(“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 B: 连辟公府(“公府”,古代对官署的统称,也称“官府”) C: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D: 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些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出”,指京官外调。 B: 古代音乐有宫、商、角、徵、变徵、羽、变宫七音,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 C: 六艺,一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如“通五经,贯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 “六合”,天地四方;“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有时又指古代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D:赫尔曼·黑塞,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籍瑞士。代表作《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有《河东先生集》传世。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 C: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D: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