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①,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②;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选自《文选》卷四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韦韝(gōu):皮革制的长袖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毳(cuì脆)幕:毛毡制成的帐篷。②鲸鲵(qíngní):鲸鱼雄曰鲸,雌曰鲵。原指凶恶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此处借指被牵连诛戮的人。

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依依:满含深情。

B.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异类:指禽兽神鬼之类。

C. 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忽然:恍惚之中。

D. 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 自爱:爱惜自己。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

B. 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

C. 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D. 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使作者产生“悲”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

②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③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④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⑤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⑥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信开篇,李陵赞扬苏武努力发扬美德,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建立功名,美好的名声传遍四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B.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事实“供认不讳”,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在匈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C.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之举深感内疚,认为有负国恩,背弃君王和父母的恩情。

D.李陵给苏武写这封信,是希望苏武能够谅解自己并能在汉王面前为自己开脱罪责。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译文:

⑵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44:50 免费下载:《》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①,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②;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选自《文选》卷四十一,有删节)

【注释】①韦韝(gōu):皮革制的长袖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毳(cuì脆)幕:毛毡制成的帐篷。②鲸鲵(qíngní):鲸鱼雄曰鲸,雌曰鲵。原指凶恶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此处借指被牵连诛戮的人。

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依依:满含深情。

B.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异类:指禽兽神鬼之类。

C. 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忽然:恍惚之中。

D. 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 自爱:爱惜自己。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

B. 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

C. 但闻悲风萧条之声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D. 身负国恩,为世所悲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使作者产生“悲”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

②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③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④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⑤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⑥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信开篇,李陵赞扬苏武努力发扬美德,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建立功名,美好的名声传遍四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B.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事实“供认不讳”,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在匈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C.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之举深感内疚,认为有负国恩,背弃君王和父母的恩情。

D.李陵给苏武写这封信,是希望苏武能够谅解自己并能在汉王面前为自己开脱罪责。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

译文:

⑵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

本题关键词:下面层,下弦净截面,地下建筑面积,ROC曲线下面积,半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室建筑面积,子宫下段,工程师书面指令,防空地下室建筑面积,地下文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