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__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词,求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③。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②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③义熙:晋安帝年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笔墨之不幸也 诚:实在 B.而丙戌所作矣 亡:逃亡

C.年来叹天步之未 夷:太平 D.求于后世哉 知:了解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尚得余闲吟咏性情  州司临门,急星火 B.又忆可忆者,载诸楮端 实迷途未远

C.思借声诗代年谱   处涸辙犹欢 D.岂欲以有韵词     悦亲戚情话

8.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张煌言“好为诗歌”的一组是(3分)

① 然犹时时窃为之 ② 往来赠答,岁久盈箧

③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④ 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

⑤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 ⑥ 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十七年中写诗编集遇到多次厄运,接连不断的“亡诗”记录,是诗的不幸,也是诗人的不幸,国家的不幸。

B.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青少年时期酷爱写诗,但诗稿很多都在战火中散失了。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激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诗集之所以命名为“奇零草”,是因为诗篇散落,已非全貌;还因为集中所收,都是作者在战斗岁月的间隙中写成的。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4分)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3分)

(3)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滕王阁序》)(3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31:07 免费下载:《2013-2014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第后,与四方贤豪交益广,往来赠答,岁久盈箧。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于是出筹军旅,入典制诰,尚得余闲吟咏性情。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与疏草代言,一切皆付之兵燹中,是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即当风雨飘摇,波涛震荡,愈能令孤臣恋主,游子怀亲,岂曰__之音,庶几哀世之意。

乃丁亥春,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矣。戊子秋,节移于山,而丁亥所作亡矣。庚寅夏,率旅复入于海,而戊子、己丑所作又亡矣。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丙申,昌国再陷,而亡什之三。戊戌,覆舟于羊山,而亡什之七,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年来叹天步之未,虑河清之难俟,思借声诗代年谱。遂索友朋所录,宾从所抄,次第之。而余性颇强记,又忆可忆者,载诸楮端,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耳。

嗟乎!国破家亡,余谬膺节钺,既不能讨贼复仇,岂欲以有韵词,求于后世哉!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陶靖节躬丁晋乱,解组归来,著书必题义熙③。夫亦其志可哀,其情诚可念也已。然则何以名《奇零草》?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之余,亦云余行间之作也。时在永历十六年,岁在壬寅端阳后五日,张煌言自识。

注:①张煌言(1620-1664),南明将领,诗人,民族英雄。②舞象:代指成童,成童即十五岁以上。③义熙:晋安帝年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笔墨之不幸也 诚:实在 B.而丙戌所作矣 亡:逃亡

C.年来叹天步之未 夷:太平 D.求于后世哉 知:了解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尚得余闲吟咏性情  州司临门,急星火 B.又忆可忆者,载诸楮端 实迷途未远

C.思借声诗代年谱   处涸辙犹欢 D.岂欲以有韵词     悦亲戚情话

8.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张煌言“好为诗歌”的一组是(3分)

① 然犹时时窃为之 ② 往来赠答,岁久盈箧

③ 尚得于余闲吟咏性情 ④ 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

⑤ 嗣是缀辑新旧篇章,稍稍成帙 ⑥ 始知文字亦有阳九之厄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十七年中写诗编集遇到多次厄运,接连不断的“亡诗”记录,是诗的不幸,也是诗人的不幸,国家的不幸。

B.作者靠“索”“忆”只得了所有诗作的一部分,但他依然要编成诗集,这是因为作者青少年时期酷爱写诗,但诗稿很多都在战火中散失了。

C.作者笔下的杜甫、陶潜等历史人物,都经历了激剧动荡的年代,遭受过厄运的打击,他们的志向和情操使作者深受感动。

D.诗集之所以命名为“奇零草”,是因为诗篇散落,已非全貌;还因为集中所收,都是作者在战斗岁月的间隙中写成的。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但少陵当天宝之乱,流离蜀道,不废风骚,后世至今,名为诗史。(4分)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3分)

(3)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滕王阁序》)(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奇零草》自序    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先大夫虑废经史,屡以为戒,遂辍笔不谈,然犹时时窃为之。及登

本题关键词:屋面自重,自由水面,文言文翻译原则,自流平面层,零余子,面试程序,下面层,成人语言,面朝后市,嵌草砖路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