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盛兴屯田于玉门、柳城之外。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每之一所,辄数道置顿,四海珍羞殊味,水陆必备焉,求市者无远不至。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于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又猜忌臣下,无所专任,朝臣有不合意者,必构其罪而族灭之。无辜无罪,横受夷戮者,不可胜纪。
政刑弛紊,贿货公行,莫敢正言。道路以目。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区宇之内,盗贼蜂起,劫掠从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战士尽力,必不加赏,百姓无辜,咸受屠戮。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锄诛骨肉, 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祆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__。”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
(节选自《隋书·帝纪》卷五,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课天下富室 课:征收赋税。
B.丰厚者进擢 擢:提拔、提升。
C.北却匈奴 却:退、击退。
D.甲兵威武以董之 董:统率、领导。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B.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C.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D.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隋炀帝仰慕秦皇、汉武的事业,于是大兴土木,肆意挥霍,为满足自己四处巡游的需求而征收繁重赋税,甚至到了寅吃卯粮的程度。
B.隋炀帝不理朝政,依据官员进献的贡品的厚薄来决定升贬;猜忌大臣,甚至对不合心意的臣子动辄罗织罪名加以__。
C.在隋炀帝的统治之下,政事刑法松弛,贿赂成风,臣子欺上瞒下、尔虞我诈,百姓饥寒交迫,全国范围内的动乱不断。
D.在隋炀帝的统治下,吏制腐败、赋税沉重、百姓疾苦、社会动荡、军无战力,以及隋炀帝生活奢靡,是造成隋朝灭亡的原因。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4分)
(2)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3分)
(3)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3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18:44
免费下载:《安徽省和县一中等四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盛兴屯田于玉门、柳城之外。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每之一所,辄数道置顿,四海珍羞殊味,水陆必备焉,求市者无远不至。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于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又猜忌臣下,无所专任,朝臣有不合意者,必构其罪而族灭之。无辜无罪,横受夷戮者,不可胜纪。
政刑弛紊,贿货公行,莫敢正言。道路以目。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东西游幸,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区宇之内,盗贼蜂起,劫掠从官,屠陷城邑,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战士尽力,必不加赏,百姓无辜,咸受屠戮。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于是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示凝简,盛冠服以饰其奸,除谏官以掩其过。锄诛骨肉, 屠剿忠良,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功不息。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乃急令暴条以扰之,严刑峻法以临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内骚然,无聊生矣。普天之下,莫匪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终然不悟,同彼望夷,遂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传》曰:“吉凶由人,祆不妄作。”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__。”观隋室之存亡,斯言信而有征矣!
(节选自《隋书·帝纪》卷五,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课天下富室 课:征收赋税。
B.丰厚者进擢 擢:提拔、提升。
C.北却匈奴 却:退、击退。
D.甲兵威武以董之 董:统率、领导。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B.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C.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D.频出朔方/三驾辽左/旌旗万里/征税百端猾吏/侵渔/人不堪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隋炀帝仰慕秦皇、汉武的事业,于是大兴土木,肆意挥霍,为满足自己四处巡游的需求而征收繁重赋税,甚至到了寅吃卯粮的程度。
B.隋炀帝不理朝政,依据官员进献的贡品的厚薄来决定升贬;猜忌大臣,甚至对不合心意的臣子动辄罗织罪名加以__。
C.在隋炀帝的统治之下,政事刑法松弛,贿赂成风,臣子欺上瞒下、尔虞我诈,百姓饥寒交迫,全国范围内的动乱不断。
D.在隋炀帝的统治下,吏制腐败、赋税沉重、百姓疾苦、社会动荡、军无战力,以及隋炀帝生活奢靡,是造成隋朝灭亡的原因。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4分)
(2)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3分)
(3)受赏者莫见其功,为戮者不知其罪。(3分)
本题关键词:秦汉宫室,上盛下虚,下焦热盛,上盛下虚证,受盛之官,汉唐盛世,盛行风向,天下之中,日圣牌日盛酒,华盛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