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的《六国论》)

(乙)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丙)

从衡①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晋②者,齐、楚之籓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而攻三晋,自撤其籓蔽也。安有撤其籓蔽以媚盗,曰“盗将爱我而不攻”,岂不悖哉!

(节选自司马光《 资治通鉴》)

[注] ①从衡:即“合从”、“连衡”。 “合从”是连合六国对付秦国的策略;“连衡”是分散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②三晋:旧时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C.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 狠杀

D.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帮助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学不可以已

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会盟以相结者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是( )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安得而亡之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文都是借古讽今的典型,前文着眼于一个“赂”,后文着眼于一个“奢”。

B.甲文第一段在全文论证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劝谏当朝统治者。

C.乙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意思相同,第二个和这三个不同。

D.丙文中司马光强调六国若能以信义相亲,团结一致,就不会有灭亡的结局。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07:17 免费下载:《》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节选自苏洵的《六国论》)

(乙)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丙)

从衡①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晋②者,齐、楚之籓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而攻三晋,自撤其籓蔽也。安有撤其籓蔽以媚盗,曰“盗将爱我而不攻”,岂不悖哉!

(节选自司马光《 资治通鉴》)

[注] ①从衡:即“合从”、“连衡”。 “合从”是连合六国对付秦国的策略;“连衡”是分散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②三晋:旧时称瓜分晋国的韩、赵、魏为三晋。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治理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灭族

C.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 狠杀

D.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帮助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学不可以已

B.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会盟以相结者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是( )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安得而亡之哉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文都是借古讽今的典型,前文着眼于一个“赂”,后文着眼于一个“奢”。

B.甲文第一段在全文论证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劝谏当朝统治者。

C.乙文中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第一个、第三个、第四个意思相同,第二个和这三个不同。

D.丙文中司马光强调六国若能以信义相亲,团结一致,就不会有灭亡的结局。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

本题关键词:天下之中,水之下源,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后天之精,下面层,奇恒之府,封藏之本;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