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过秦论》部分段落,完成7~9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乏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粮而景从 赢:担负

B.锄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C.余威震于俗 殊:非同一般

D.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8.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项是

A.锄耰棘矜,非铦钩戟长铩也/是余有叹焉

B.然秦区区之她/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然后以六合家,崤函为宫/吾属皆且所虏

D.非及向时士也 / 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B.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分)(《过秦论》)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寡人之于国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劝学》)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师说》)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02:25 免费下载:《天津市红桥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Word试卷

阅读《过秦论》部分段落,完成7~9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乏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粮而景从 赢:担负

B.锄耰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C.余威震于俗 殊:非同一般

D.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8.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项是

A.锄耰棘矜,非铦钩戟长铩也/是余有叹焉

B.然秦区区之她/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然后以六合家,崤函为宫/吾属皆且所虏

D.非及向时士也 / 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

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B.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论证,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10.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分)(《过秦论》)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寡人之于国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劝学》)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师说》)

阅读《过秦论》部分段落,完成7~9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

本题关键词:秦始皇,秦始皇陵,秦始皇墓,阅读中枢,秦始皇陵墓,血之余,肉之余,筋之余,骨之余,特殊之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