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6—19题:(16分)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生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丹之 患:对…感到忧虑

B.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 道:引路

C.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 再拜:再次行礼

D.愚以为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诚:如果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灭口 ②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①愿先生得交于荆轲 ②左手把秦王之袖
C.①光言足下太子 ②燕王拜送
D.①彼大将擅兵于外内有大乱 ②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55:14 免费下载:《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6—19题:(16分)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灭口。”太子丹曰:“夫樊将军困穷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恋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可与之谋也。”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光言足下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生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愿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弃其孤也。愚以为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偿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以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轲曰:“此国之大事,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首,固请无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轲为上卿。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丹之 患:对…感到忧虑

B.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 道:引路

C.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 再拜:再次行礼

D.愚以为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诚:如果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愿太子急遣樊将军入匈奴灭口 ②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B.①愿先生得交于荆轲 ②左手把秦王之袖
C.①光言足下太子 ②燕王拜送
D.①彼大将擅兵于外内有大乱 ②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消除秦灭燕国之患。
B.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收留他对燕国很不利,建议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C.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叮嘱他不要泄露谈话内容;为此,田光“自刭而死”。
D.太子重用荆轲,是想让他胁迫秦王返还诸侯土地;或者刺杀秦王使秦大乱,六国趁机合纵破秦。
1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6—19题:(16分)    秦且灭六国,兵已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

本题关键词:已完工程量,临产六字真言,易患因素,水文地质平面图,局方至宝丹,查阅文献法,水文,文言文翻译原则,无患子,合成高分子防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