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①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②。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③,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④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释】①梨园部:戏班。 ②《鸣凤》:指明传奇《鸣凤记》,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椒山先生:即杨继盛,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 ③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夏言诸人主张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④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下句“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

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迨:等到

B.去后三年而马伶归 且:将要

C.其夜,华林部马伶曰 过:责备

D.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也 俦:同类,同辈

1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梨园技鸣者 /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无干求 / 某,而母立于兹

C.我走京师,求为门卒三年/ 尔无忘乃父之志

D.李伶为严相国至矣 / 师道不传也久矣

17. 以下各组全都是表现名伶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②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③坐客乃西顾而叹 ④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⑤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3分)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分)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4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1:15:35 免费下载:《2014-2015学年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①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②。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③,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④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注释】①梨园部:戏班。 ②《鸣凤》:指明传奇《鸣凤记》,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椒山先生:即杨继盛,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 ③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论收复河套事。夏言诸人主张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④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下句“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

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迨:等到

B.去后三年而马伶归 且:将要

C.其夜,华林部马伶曰 过:责备

D.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也 俦:同类,同辈

1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梨园技鸣者 /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无干求 / 某,而母立于兹

C.我走京师,求为门卒三年/ 尔无忘乃父之志

D.李伶为严相国至矣 / 师道不传也久矣

17. 以下各组全都是表现名伶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

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②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③坐客乃西顾而叹 ④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⑤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3分)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分)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4分)


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马伶传    侯方域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①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

本题关键词:金马(小金丸),中亚牌伶姿酒,小仲马,马尔可夫分析,马百良秋梨枇杷蜜,马尔科夫分析法,马丘比丘宣言,马传染性贫血,马方综合症,小儿阅读障碍;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