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溆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逐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造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7.下列对原文划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B.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C.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D.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8.对原文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名,以示谦虚与礼貌;称呼他人一般称字,以示尊重和祝愿。
B.太祖,太宗之类的称呼叫做庙号,一般人去世之后都可以有这种封号。只针对特定人群去世之后的封号称为谥号。
C.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
D.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居公侯之首,荣宠无双,但由于性格弱点,李善长逐渐被朱元璋厌烦,终至被杀。
B.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了他的兵权,由此可知朱元璋当时还是郭子兴的部将。
C.朱元璋既赞赏李善长有谋略,又称赞他面对危险形势,临危不乱,制胜敌人的能力。
D.向朱元璋投诚的人,因为相互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李善长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让他们和好。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2)从下溆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
(2)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0:24:41
免费下载:《2016-2017学年湖南省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略地滁阳,善长迎谒。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杀人,五载成帝业。今元纲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为,天下不足定也!”太祖称善。从下溆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复为太祖布款诚,使皆得自安。有以事力相龃龉者,委曲为调护。郭子兴中流言,疑太祖,稍夺其兵柄。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太祖军和阳,自将击鸡笼山寨,少留兵佐善长居守。元将谍知来袭,设伏败之,太祖以为能。
太祖为吴王,拜右相国。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善长宣国公。改官制,尚左,以为左相国。太祖初渡江,颇用重典,一日,谓善长:“法有连坐三条,不已甚乎?”善长因请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逐命与中丞刘基等裁定律令,颁示中外。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时封公者,善长位第一,制造比之萧何,褒称甚至。
善长外宽和,内多忮刻。参议李饮冰、杨希圣稍侵善长权,即按其罪奏黜之。贵富极,意稍骄,帝始微厌之,四年,以疾致仕。后坐惟庸党死。
(节选自《明史·李善长传》,有删改)
7.下列对原文划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B.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C.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D.洪武三年∕大封功臣∕帝谓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8.对原文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名,以示谦虚与礼貌;称呼他人一般称字,以示尊重和祝愿。
B.太祖,太宗之类的称呼叫做庙号,一般人去世之后都可以有这种封号。只针对特定人群去世之后的封号称为谥号。
C.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代指平民;纨绔指用细绢做的裤子,泛指富家子弟穿的华美的衣服,后世称富家子弟。
D.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李善长位居公侯之首,荣宠无双,但由于性格弱点,李善长逐渐被朱元璋厌烦,终至被杀。
B.郭子兴听信流言而怀疑朱元璋,逐渐剥夺了他的兵权,由此可知朱元璋当时还是郭子兴的部将。
C.朱元璋既赞赏李善长有谋略,又称赞他面对危险形势,临危不乱,制胜敌人的能力。
D.向朱元璋投诚的人,因为相互意见不合,产生矛盾,李善长宁肯自己受委屈也要让他们和好。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
(2)从下溆州,为参谋,主馈饷,甚见亲信。
(2)又欲夺善长自辅,固谢弗往,太祖深倚之。
本题关键词:阅读理解策略,长善救失,善太息,文言文翻译原则,救多善,新多善片(原名:新多善),查阅文献法,阅读中枢,多元化成长战略,阅读新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