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 B: 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C: 吾尝终日而思矣 尝:尝试 D: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出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古代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很远了。 B:或师焉,或不焉--或许从师学习,或许不从师学习。 C: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D: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名不正,______________;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路》)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1)则言不顺 则民无所措手足 (2)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3)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1)犹且从师而问焉 圣益圣,愚益愚 (2)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3)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1) ,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2)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韩愈《师说》)
(4)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师说》)
(5)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3e3f719162c72fe6.jpg]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 。 (韩愈《师说》)
(2)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犹且从师而问焉/圣益圣,愚益愚(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解析:
无
嗟乎!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