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僖公三十年》),“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动词“往”和“之”的不同在哪里?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A:诸郎中执兵 B:秋毫不敢有所近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失其所与,不知 D:项伯杀人,臣活之

翻译(9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4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

(1)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服戴着白帽子来送荆轲。(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得主人,出使的人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定语后置句1分,“白衣冠”名词活用为动词1分,句子通顺2分;(2)“以为”“东道主”“行李”“乏困”各1分,,句子通顺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公从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无内诸侯。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灭亡) B: 越国以鄙远(鄙:鄙陋) C: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资粮)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