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2分)

A.今齐地千里 太行、王屋二山,七百里

B.汝心之 国不以山溪之险

C.之者谁 则微而众寡

D.陈太丘与友年之后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皆以美于徐公”的“于”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惧其不已也,告之帝 B.子墨子闻之,起

C.所欲有甚生者 D.公与之乘,战长勺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5. (2分)A

16. (2分)C

17. (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浙江丽水)

(二)(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邹忌八尺有余 (2)朝衣冠
(3)暮而思之 (4)吾妻之美我者,我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0、 (4分)(1)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
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2、(3分)头脑清醒,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

阅读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妄曰:“吾孰与徐公美?”妄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邹忌八尺有余( ) (2)我与城北徐公美( )

(3)视之 ( ) (4)我也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比较妻、妾、客三个人赞美邹忌的语言,分别说说他们的语气和从中表达的情感和态度。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身高  (2)谁,哪一个。(3)同“熟”,仔细  (4)偏爱。

2.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意对即可。)

3.妻:从正面肯定邹忌之美,语气极尽赞美,表现了一种偏爱的感情;妾的肯定程度略弱,表现出一种逢迎邹忌欢心的畏怯心情;客:用陈述句,语气最轻,表现出一种敷衍逢迎的态度。

4.邹忌是一个重视客观实际,善于反思,具有良好的自觉自醒意识,明智的人。

阅读文言文,完成1-4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形貌昳丽 昳丽: (2)暮而思之 寝:

(3)王之甚矣 蔽: (4)时时而进 间:

2.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明日徐公来,孰视

B.朝廷臣莫不畏王

C.吾妻美我者

D.暮寝而思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4.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1)昳丽:光艳美丽(2)寝:寝,躺,卧(3)蔽: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4)间:间或,偶然

2.B

3.(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2)满一年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4.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应该说明的是,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未必全是事实,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流传的名人逸事。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称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而且通俗生动,说服力强,文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充满情趣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形貌昳丽 昳丽: (2)暮寝而思之 寝:

(3)王之蔽甚矣 蔽: (4)时时而间进 间:

2.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4.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1)昳丽:光艳美丽       (2)寝:寝,躺,卧(3)蔽: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4)间:间或,偶然                

2.B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 赵氏求救于齐 C: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汤之问棘也是已。 C: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10.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大王来何操 B:赵氏求救于齐 C:是寡人之过也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举(之)以予人。省略宾语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C: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D: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省略主语

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斯固百世之遇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